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9|回复: 28
收起左侧

追寻梦里的中土-两个人的新西兰(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7 16: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土,《魔戒》里的乐园,风光迤逦,生活安详,虽然不时有各种欲望造成的困扰甚至是灾难,确是我们渴望去追寻的乐园。那一方传说中的净土,给了我们无穷的想像。 追寻梦里的中土乐园,和最爱的人…… [ 本帖最后由 sherley 于 2007-7-25 18:0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150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150 好文章!特此奖励社区货币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6: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工作

自从2004年去了一趟爱琴海之后(详情见《两个人的爱琴海》),Sissi和我就对国外自助旅行着了迷。2005年底原本计划去新西兰自驾旅行,但尨尨的出现让我们推迟了这个计划,直到今年,我们终于决定要圆了这个心愿。

        新西兰最初给我们的印象就是羊群和八十年代中国足球的一次惨败,但随着几年前《魔戒》的上映,我们才知道,原来新西兰有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秀丽的风景。不去踏足一下,真对不起那昂贵的电影票—三集我们全家可都是在电影院里看的。

        10月份新西兰进入春季(他们在南半球,季节和我们正好相反),我们猜想应该比较适合旅行了,冬季冷了一些,夏季我们不一定有时间,加上10月份我们还有国庆假期可以一起休,时间会充裕一些。于是就把旅行的时间定在了10月份。8月份我们下了决心,开始在网上搜索资料,9月初办签证、买机票。买机票的时候我们才吃了一惊,9月30日、10月1日前后数日的舱位都卖完了(商务舱除外),只剩下新西兰航空公司和电影票一样昂贵的机票,就是这个都没剩多少位置了,听卖票的说,大部分便宜机票已经被旅行社给提前“霸占”了,呜呼,还以为国庆节期间只是国内旅行爆满,原来出国游也要爆棚了。没办法,咬咬牙,买了,就当给新西兰人民的新春贺礼吧。

        机票的行程是:9月30日从香港出发,10月1日中午到达Auckland(奥克兰),然后转机去Chrischurch(基督城);10月19日返程,Chrischurch->Auckland->香港。

    和机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网上可以找到的新西兰旅游咨询和功略相当少,能够反映当地风景的照片就更少了。这给我们的行程安排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什么地方该去,什么地方有什么特色,《魔戒》里面的那些美丽场景都是在什么地方拍的,我们都不清楚。如果要把新西兰的北岛、南岛全部走一遍,估计最后就要被遣送回国了。一直到我们准备离开的前几天,我们还在网上搜索信息。以下几个网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新西兰旅游局网站:http://www.newzealand.com,这个网站各类信息最全,有中文信息,但详细信息大都是英文。

新西兰旅游:http://www.askynz.com/nzinfo/second%20channels/Travel.htm

澳纽自助旅游网:http://www.101box.com/

New Zealand Driving Holidays Travel Guide: http://www.newzealandguidebook.co.nz/table_of_contents.html

穷游网:http://www.go2eu.com/modules/newbb/viewforum.php?forum=56

磨房论坛:http://www.doyouhike.net/forum/

椰林风情:http://bbs.ntu.edu.tw/cgi-bin/re ... 1LD8L&type=file

当先生的实验室:http://blog.duncan.idv.tw/blogs/ ... 1&tb=1&pb=1

        根据《走遍全球》、上述网站和零零碎碎一些大陆、台湾游客的网上游记,我们把目标锁定在了南岛。按照描述,南岛的风景比北岛好,而风景就是我们去新西兰的主要也几乎是唯一的目的,人文、建筑、城市就算了。再按照出名程度和路线,基本行程就安排为:Christchurch(基督城)àLake TeKapo(铁卡坡湖)àMt Cook(库克山)àLake Wanaka(瓦纳卡湖)àQueenstown(皇后镇)àTe Anau(铁阿诺)àMilford Sound(米尔福德峡湾)àFox Glaicer(福克斯冰河)àChristchurch(基督城)。行车路线穿过南岛的中部,然后去西海岸,最后穿越南阿尔卑斯山回到基督城。之所以不去东海岸,是因为看描述,东海岸更像度假的沙滩,西海岸可能更峻峭、壮阔。东南部的Dunedin(但尼丁)有野生动物可以看,但是不顺路,行程不好安排,只能放在备选方案里面。

    就网上看到的旅游信息而言,北岛的要远多于南岛,而且大部分照片和《魔戒》差异之大几乎让人置疑《魔戒》里的风景是不是画出来的。最后在几个新西兰摄影师的网站上看到了一些图片,终于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最后的事实证明,南岛的风景确实和《魔戒》不一样,因为实际看到的比《魔戒》拍摄的场景的还要漂亮!

    广东户籍居民的签证在新西兰驻香港领事馆办理(其他地区的居民在驻北京大使馆、驻上海总领事馆办理),不用面试,甚至申请材料都可以邮寄过去,不用当面递交,最让人欣慰的是,一个家庭可以只交一份申请费—这一项就帮我们把电影票省了回来,呵呵。我们把材料寄出去后,第二周就接到领事馆的询问电话,第二周刚刚过完就收到了护照和签证。虽然快递费用贵了些,不过比起耽误的时间和路费来说,还是划算。

递交的签证材料清单:

Application for Visiting New Zealand(新西兰访问签证申请表)。网上下载,Sissi和我共用一份表格。

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 Form for Chinese Vistors, Students and Workers(中国访问者、学生、工人的补充申请表格)。网上下载,Sissi和我分别填写一份表格。

Sissi和我的护照,原件。

Sissi和我所在公司开的休假证明,原件。

资金冻结证明,原件。在银行办理。

Sissi和我的婚姻公证,原件。去公证处公证Sissi和我的婚姻关系,证明是一家人,这样可以节省一个人的申请费。

订票证明。

我的驾驶证公证书,复印件。这个不是必需的材料,不过我们计划在新西兰自驾,必须要办理驾驶证的公证,附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新西兰旅游行程。交材料的时候,行程还是一个草稿,而且有一个很大的漏洞,还好领事馆没有发现,呵呵。

2张照片。

其它资产证明,复印件。非必需材料,增加可信度而已。

户口簿,复印件。

尨尨的出生证明,复印件。虽然尨尨不去新西兰,但因为我在申请表格的家庭关系里面提到了他,领事馆还是要求我们通过传真补交了这个材料。

资料清单。因为递交的材料比较多,我专门列了一个清单供领事馆工作人员查看。


    签证、机票等事宜办完之后,就开始准备所需携带的物品。

【物品清单】

行李箱。新西兰的天气比爱琴海要冷,所以衣物也要厚一些,加上还打算带几张羊皮回来,之前的箱子就不够大了。我们也不愿意带2个箱子—Sissi只有一个助理,扛不了那么多东西,于是就向朋友借了一个更大的箱子,装大部分东西,包括:

攻略、《走遍全球》。

三角架。自拍用。

电筒。

iPod。我们准备了很多MP3,准备在车上听。

音频发射器。可以把iPod的音频信号转成调频信号发射出去,然后用汽车上的收音机接收和收听。在新西兰租车,一般没有CD播放器,除非价钱比较贵。

各类充电器,包括相机电池、笔记本、手机。

电源插座。我们携带的电器比较多,扩展用。不用带电源转换插头,新西兰的电源插座和中国一样,三个脚。

内衣裤,包括徒步穿的厚袜子。

外套长裤。我们在这上面吃了亏,后面有描写。

情侣凉鞋。可以当拖鞋用,Motel、Backpacker等住宿地方不提供拖鞋。

洗漱用品。Motel、Backpacker等住宿地方都不提供,或只提供香皂。

洗衣粉。这是看了一个台湾MM的“哭诉”后准备的,她就是因为忘带而花了10新元(50多元人民币)买了一盒洗衣粉。不过到了新西兰,我们发现这个MM一定是没有去过超市。所以,这个完全可以不带。

防晒霜。

太阳镜。

感冒发烧药、肠胃药、创可贴。新西兰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

背包。我们计划在新西兰徒步,就需要一个背包装水、食物、一些衣物、物品等。在机场的时候这个背包也随身带着,爱琴海那次在香港机场的“冻人”遭遇,让我们体会到带一件外套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举动。同时,贵重物品也放在背包里,随身携带,包括:

机票。

笔记本。存放照片,同时记帐、记录路途中发生的事情。

护照、护照复印件。

驾驶证、公证书。

信用卡。

一定数量的美金。美金不用带太多,因为几乎所有的开销都可以刷信用卡。我们本来想在国内换一些新西兰货币,但中国银行答复要提前2周预约,只得作罢。

摄影包。Canon 10D数码单反,广角,中长焦镜头,电池4块,1G的CF卡4块,外加Canon A80。

大人2个。这是旅游的核心部分,同时也要把登山鞋、运动鞋穿着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7: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30日—漫长的启程

我们买的机票是新西兰航空公司19:30的航班,按照经验,从蛇口码头坐船直接去香港机场比较快捷,而且现在香港机场直接办理退税,240元的船票退120元,往日昂贵的价格一下子便宜了很多。中午,按照Sissi的强烈要求,我心不甘情不愿的跑去蛇口码头买船票,按照我多次从蛇口码头出发的经验,哪有买不到船票的事情……可是,往日冷冷清清的蛇口码头候船大厅怎么站满了人?还有一个角落挂着牌子“导游集合区”,天哪,导游都要集合,哪得有多少游客啊!我赶紧汲着拖鞋噌噌噌窜到售票窗口,抢购了2张16:30的船票—赶19:30的航班,最晚必须坐16:30的船。还好,旅行社没有把船票都给霸占了,否则就太没天理了!

        回家恭维了一下Sissi的远见卓识,获得5分的加分。收拾前一天没有收拾完的东西,15:50吻别尨尨,出发。

        到达蛇口码头,依然人声鼎沸。换登机牌,因为出发的晚了,行李只能自己扛上去。验票、上楼—箱子真够沉的。进入过境大厅,我们一下子傻眼了,这是蛇口码头还是皇岗口岸啊,大厅内挤满了人。

        先派Sissi打探一下哪一排队伍比较短,Sissi侧身探头望了两眼,回报,“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我差点瘫在箱子上,去年皇岗口岸的过关恶梦难道还会重演?我们飞速讨论了一下赶不上轮船、飞机误点、退票都一系列可能的问题和可怕的后果,结论是“既然我们已经办了手续,轮船肯定会等我们的”,还是老老实实排队吧。蛇口码头有限的几个过关通道全部打开,10分钟后我们终于过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爆棚的蛇口也比皇岗快”,飞奔上船,按号入坐—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以前没有多少乘客,都是随便坐的。我再次恭维了Sissi的远见卓识,因为重复,没有加分。

        乘客还在不停的登船,一直到16:55才开船,晚点25分钟。我们开始考虑会不会赶不上飞机,不过才晚点25分钟,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轮船基本满载,有人开始买方便面,估计他们没有吃中饭。我们再回味一下妈妈中午作的丰盛大餐—红椒肉丝、淳朴排骨、凉拌鸡丝……下一次吃到它们就要到19天以后了。轮船虽然基本满载,但是还是比较颠簸。以前我从来不晕船的,但自从“涠洲岛惊魂”(详见北海游记)之后,我已经染上了晕机晕船,希望以后不会更加糟糕。

        熬过30分钟,到达香港海天码头,又一次吭哧吭哧扛着箱子上岸,经过长长的走廊……我们又一次傻了眼,值机大厅内同样挤满了人,跟火车站一样,几个手捧一大摞护照的导游人穿梭其中。天哪,我们今天算是开了眼了。我们赶紧到指示牌前找到新西兰航空的值机柜台—1号柜台,美国联合航空和新西兰航空都在此办理登机手续。柜台前排队的人已经都快到大厅的另一头了,我们闪过一簇簇的人群,跑到了队伍的末尾。队伍移动的速度很慢,因为一、两个导游要办几十个乘客的登机手续。柜台工作人员—一个MM,一直低着头,没有什么笑容,估计也被如此多的人群给吓坏了,“我原来想轻闲一点所以才申请调来海天码头,哪想到这里比香港国际机场人还多,呜呜呜呜”。

        我们前面只剩下2个MM导游了,虽然她们也端着几十本护照,柜台MM突然让她们等一下,先办理散客,我们阴暗的心里一阵窃喜,在导游的抗议声中赶紧把机票、护照递过去,然后把行李放到了输送带上过磅—24公斤!
        “吃大亏了!”我们有苦说不出,2个人可是可以托运40公斤啊!如果不是怕作动物检疫,我们就把自己也塞到箱子里了。

        柜台MM操作了一会儿,突然跟我们说新西兰航空不在这里办理,要我们去对面的一排柜台办理。我们一下子就晕了,指示牌明明说在这里办理啊,而且这个柜台上的电子指示牌也在播放“New Zealand”的字样啊。面对我们的置疑,柜台MM“沉默是金”,继续埋头苦干,就好像我们是空气一样。在旁边一个男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到对面的一个柜台去询问,在另外一个挤满人的柜台前,得到了排队乘客的确认,但是这个柜台上的指示牌什么信息都没有,而另外一边的1号柜台上,仍然闪烁着“New Zealand”……一个广之旅的导游也和我们诉苦,最开始他就在这个柜台询问,被指到了1号柜台,好不容易排到他,1号柜台MM又告诉他到这边办理,这2个柜台的MM估计是前香港女子足球队的主力,传球干脆而且准确。

        在我们心目中,香港的服务一直以高效、礼貌而著称,但是今天下午,香港海天码头的服务在大陆客的压力测试下崩溃了。他们的服务体系面对突然增加(还不算剧增)的客流量,缺乏应对措施,不仅最基本的广播指引都没有,连错误的指示牌都无人改正,还有,基本的道歉也没有。他们的工作体系也过多得依赖手工操作,效率还不够高。香港,中国服务行业的神,自己走下了神坛。所以说,“神,即是人,只是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成为神。”

        这个柜台前人虽然多,不过真正排队的只有3、4个人;排队的人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手持几十本护照的导游。Sissi插到导游队伍中排队,我则和那一大堆人群聊天,打探消息。他们都是参加旅行团的,据他们所知,这个航班上就有3个旅行团—机票的谜团被解开了,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厉帝曾经曰过:“我泱泱大国”,挤爆个航班当然不在话下。他们这个团也从奥克兰转基督城,不过他们还要再转飞皇后镇。我赶紧打听他们的行程安排,要是我们去皇后镇的时候没有房间住,那就是晕到底了。

        一个行李搬运工要过来托运我们的箱子,我担心这个柜台又有什么问题,开始没同意,但抵挡不住那个搬运工用英语一阵轰炸,就让他拖走了。

        这时Sissi已经办理完登机手续,原来那个广之旅的导游看我们人少,就让Sissi先办了,真是好人啊。
        我们赶紧往安检通道流窜。安检人员不时让美联航的乘客先行通过,估计他们也晚点不少。两个安检DD让美联航乘客插到我们前面的时候,习惯性得说了句“不好意思”。这4个字就像冬日的热茶温暖了我们的心窝窝,这可是我们踏入这个混乱的值机大厅之后听到的第一句道歉。眼看着时间一分分流失,我们开始思考会不会误机呢。不过我们已经换了登机牌,而且如果我们上不了飞机,至少还有一个旅行团也上不了飞机—典型的羊群心理,和我们要去的新西兰倒是比较般配。

        通过安检通道,在角落里有一个柜台,就是退税的地方。办理登机牌的时候,退税单已经一并办好了,这也是进程缓慢的原因之一。Sissi跑过去,退税MM告诉她,我们的退税单没有盖章。Sissi只好又奔回值机柜台,再过安检,在退税柜台抓起钞票,然后和我一起排队候车。
今天的摆渡巴士也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豪华大巴,每个人都有座位,今天则是普通巴士,大部分人都必须站着,但是可以装更多的人。这个应对措施还不错。

        香港机场可能是响应特首曾荫权的号召,把温度调高了一些,他们终于明白节电和舒适是统一不矛盾的。赶到登机闸口的时候,乘客已经开始了登机,我们也终于可以开始轻松的中土之旅。

        为了等乘客,飞机晚点半个小时起飞,但这已经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了。我们从奥克兰转飞基督城的航班有2个多小时的空档,只要这架飞机不在空中出问题—大吉利市。

        新西兰航空公司的小屏幕还不错,色彩失真很小,电影的选择也很多,包括最新的“达芬奇的密码”,又可以省回一点电影票钱了。但是……选择器的按钮十分…十分…十分难用,要选择一个选项,必须死死按住“选择”按钮,闭目养神半分钟,才进入下一步,一不留神又回到初始界面。每次电影开始时,都要下载几秒钟,难道是最新科技—IPTV?

        空叔开始送餐,西餐配米饭,中餐配面条,中、西餐颠倒了?Sissi要了一杯红酒,空叔又叽哩呱啦问了几个问题,我们都没听明白。空叔看我们一脸困惑的样子,说:“算了,我给你们最好的。”感情是问我们要哪一种红酒。我想起同事曾经告诉我,新西兰有一个红酒也是世界有名的,并不比法国红酒差,所以新西兰的红酒也是他们的一个特色。

        北京时间11:15PM,飞机飞越了赤道,Sissi和Hawky也历史性、开天辟地头一回、自打娘胎里出生后第一次来到了南半球!我把手表调成了新西兰时间,9月30日—中土之旅的第一天,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7: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日—南半球的星空(配图尚未整理完毕:p)

Sissi不时醒过来,拉开舷窗的遮阳板,好奇的看着外面。她又叫醒我,一起看外面的星星。星星从来没有如此的接近我们,而且和我们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会儿,有的星星又跑到了下面,把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变”成了宇宙间航行的飞船。我困得不行,又去和周公聊天了;Sissi瞪着大眼睛,继续和星星眨眼睛。

        早上10:45(新西兰时间),飞机降落在了奥克兰机场。

        在飞机上填入境申报表费了我们不少心思,我们带的中成药算不算限制性的生物制品?笔记本、数码相机的价值金额比较大,是否需要申报?表格没有填完,下飞机后在移民局通道咨询了一个华人义工后,决定还是都申报吧,不冒任何风险,大不了把包和箱子全部翻一遍。计算机、数码相机还没所谓,如果食物、药品都生物制品没有申报却被海关发现,罚款会十分惊人—我们已经得到过“警告”,我们的旅行预算不仅要全部贡献给新西兰政府,同时有机会在新西兰监狱继续“中土”之旅,就像佛兰多在索隆的莫都城堡里一样。

        移民局官员简单问了我们“住宿地点”、“在新西兰待多久”等几个问题,就让我们进了关。有一队中国游客则由一个华人官员接待,全中文对话,这是我们以前没有见到过的。

        取了行李过海关通道,一个大哥招手让我们过去,我们忐忑的把入境申报单递过去,这位大哥会不会像传说中一样,把我们的箱子翻得乱七八糟?
        海关大哥问,“你们的药品是草药(herb)还是丸剂(pill)?”
        “丸剂。”趁我还在脑海里查找字典,Sissi赶紧抢答,“如果你需要,我们可以拿给你看。”
        “不用了,我很忙。”
        我转身看了看,一堆空气排在后面。
        海关大哥招了招手,放我们通行。就这么简单?代价是,Sissi一包心爱的零食也没有带!这也是朋友事先的警告—不要带任何食物入境!

        随后,我们又被一个官员拦下,问了我们准备在新西兰待多久之后,“你们在新西兰待19天,两个人却只有一个箱子?”他有些奇怪。
        也难怪,外国人出门一个人至少一个箱子。“我们不想带太多东西。”我懒得解释我身高体弱大脑发达四肢简单,一个人搬不动两个箱子,也不想过多的夸奖Sissi—首席打包工的能干,干脆一句话堵住他的嘴巴。
        这个官员笑了笑,没继续问,放我们走了。

        奥克兰机场既不大也不气派,和中国一个中等城市的机场差不多。机场分国际航班楼和国内航班楼,我们虽然在国际航班楼内,但也有国内航班的值机柜台。从出口通道出来,旁边就是一个Information Center,摆放着几面墙的资料,不仅印刷精美,有的也比较厚重,和一个小型书店差不多。我看着眼花缭乱,随手抓了几本继续赶路。

        顺着指示牌我们赶到国内航班值机厅—一个不大的大厅,乘客不多,开了3个柜台。我们排队的1号柜台的工作人员是个大婶,手脚还算麻利,很快就轮到了我们。突然,大婶离开柜台,直奔散落在大厅里的行李车而去,将它们一一收归角落。显然,大婶看不惯推车如此散漫的样子—你以为你是公车啊,想停哪就停哪。我们托运完行李,也自觉把行李车推到了指定停放处,大婶刚刚作完表率,我们可不能顶风作案。

        下一步,我们要赶往国内航班楼。跟随指示牌,先到连接国际航班楼和国内航班楼的穿梭车(Shuttle)车站,搭乘免费穿梭车。车站设在大楼外面,旁边还有去市区的穿梭车站。奥克兰的天空布满了乌云,风大温度也低,一直放在背包里的外套终于派上了用场。但是,单薄的外套很快就被新西兰的春风刺得满身窟窿。我们暗暗叫苦,南半岛岂不是会更冷?

        一个大叔穿着T恤夹克、拖着箱子也站到了我们旁边。大叔刚从泰国度假回来,准备飞基督城回家,新西兰的天气让他不停回味泰国的温暖。大叔奇怪我们怎么只带了这么少的行李,Sissi告诉他我们在国际航班楼内就换了登机牌、托运了行李。大叔哦了一声,显然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偷懒的途径。

        一队队中国同胞经过我们,朝停车场走去,他们可能从奥克兰开始他们的旅程。但是,那个也要转飞基督城的旅行团却一直没有出现。

        在寒风的吹拂下,等待穿梭巴士是如此的漫长。终于,乘坐巴士到了国内航班楼,过安检,进入候机厅。闸口的候机区不大,座椅都没有几张,一些人只好坐在地上。

        13:20,飞机晚点20分钟后起飞。
        14:40到达基督城。

        下飞机后,在大厅里看到了传说中的“流淌的身体”。想像一下吧,身上的肉平摊在椅子上,就像一个灌满了水的大水袋,真不知道是该惊讶还是哀叹。

        我们走出通道,正准备去取行礼,旁边突然冒出2个中国小姑娘,“你是Sissi吧?”
        她们就是Sissi在网上认识的Cici和她的同学Selina,她们今天特意来接我们。我们有些惊讶,接机的人怎么也可以进入这个区域,行礼区都还在外面呢。看起来这个区域同时也是候机大厅。基督城机场也真够节约的,一个大厅管所有功能。

        取了行李,我们跟随Cici她们走到停车场。Selina开了一辆黄色的欧宝2门4座跑车,刚刚把我们两个大块头给塞进去。上车后,Cici主动说她们两个都是路盲,也看不懂地图。剩下的行程,充分得证明了Cici是一个说话严谨觉不夸张的好学生,呵呵。

        基督城的街道都不宽,多为双向两车道或四车道。我们经过或兜圈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公园或一层楼的别墅,很少看到商业设施。各个片区外观差异不大,Sissi还以为我们总在一个地方兜圈。

        Cici和Selina先带着我们去找住宿的地方。Bealey Ave整条街都是Motel,我们在一家外观不太起眼的Motel门口停下,反正只住一晚,不用太挑剔。走进接待处(office/reception),一个带着牛津口音的小伙子接待了我们。他们只剩下一间最小靠近马路的了,NZD95一晚。我们先去看了一下房间,好家伙,除了卧室,还带一个客厅、干湿分区的洗手间,客厅内厨具一应俱全,兼作厨房,整套房间应该有40-50平方米。要不是小伙子已经说了这是最小的,我们真想问一下还有没有更小更便宜的。在我们的印像中,这属于apartment,怎么motel也是这样的。

        再找估计也比较难找到更便宜的,况且这个价钱和我在网上查的差不多,于是就定了这间。小伙子帮我们登记完后,常规性的问了句,“Are you from Japan?(你们从日本来的?)”
        这不是骂我们嘛,“No, we’re Chinese. Japanese is ugly. So, never say we are Japanese.(不,我们是中国人。日本人很丑陋,所以,永远不要说我们是日本人)”我脱口而出,脸上凝固着最后一秒的笑容,也没有按照礼貌用法说个“please(请)”。
        小伙子没有想到日本人内心的丑陋,但可能也意识到日本人确实长得不咋地,赶紧“I’m sorry”带过去。这一点还是以色列比较好,10个人有9个会首先问“Are you Chinese?”,听着很是受用。

        Cici和Selina带着我们去租车,同时继续印证Cici的严谨J。第一家车行可租车的选择很少,价钱也不好,于是又去了Cici之前租车的地方。
        车行门口停着一辆白色的保时捷,院子里则摆了几十辆车,有卖有租。一个大姐正在洗车,办公室内空无一人。大姐问我们需要什么,原来她就是这里的老板,难道新西兰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租车行?大姐看Cici比较面熟,知道是“老”顾客后,答应给我们优惠。
        我们说了我们的要求,自动波,租16天。大姐推荐了两款,一个是现代的两厢车,1.6L,原价45元/天,给老顾客优惠,35元/天;另外一款是Subaru Legacy,三厢车,2.0L,原价55元/天,优惠45元/天。大姐建议租后者,因为体积大,坐着舒服,开高速也安全,同时我们要去的地方坡道多,小排量的车可能爬不上去,而且爬坡的时候更费油。45元比我们在网上查到的价格低不少,何况我们在家里开惯了大车车,就定Subaru了。

        不过,在最后确定之前,Cici建议我们试开一下,好提议。大姐先把车开到了附近一条僻静的街道,可能怕我倒车时撞坏了花花草草,然后下车和我调换位置。这是我第一次开右舵车,又是在狭窄而又陌生的街道上,心中的紧张不亚于第一次开我们家的东方之子。上车系好安全带,第一个动作就扑了个空,右手没有摸到手刹和排档。换左手,在四人瞩目之下,小心翼翼挂到1档。
        “挂D档!”Selina大喊。
        老司机在紧张之中,居然认为新西兰的自动波一般是用1档起步的。赶紧挂回D档,起步。
        坐在后排的Cici和Selina不停的念叨,“靠左边开,靠左边开。”时而冒出一句“小心右边的车,避让右边的车。”要不就尖叫“你压线了!”
        在一车紧张的气氛中,我以小于30公里的时速,开回了车行。除了知道车能走之外,什么都没有感觉出来,不过就定它了吧。

        大姐又问我们要不要买额外保险,原价15元/天,优惠为12元。我记得租车费用里面包括了基本的保险,就问她两者有什么区别。
        “如果没有买额外保险,如果17岁以下的人开车撞了你们,不管什么原因,你们负全责。”
        怎么听着像国内的交通法。人生地不熟的,就多点保障吧。
    “不过,如果由于你的stupid drive(愚蠢驾驶),自己发生了事故,也就是说,没有和其他车辆、行人发生碰撞,保险都不负责。”
     这一点听着有些奇怪,那这个保险管得也太少了。“那如果我发觉车要失控了,就找一辆车来撞。”
     屋内所有人都哈哈大笑,“好办法。”
     不过,在10月18日还车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搞清楚额外保险的用途以及实际的租车价格,真是惭愧,这是后话。

     车行办公室里摆了一面墙的免费旅游信息资料,和机场一样,柜台上还有基督城的地图,可以一页一页撕下来。Sissi抓起一本可能有200页的住宿资料书,小心的问能不能送给我们。大姐大方的说,你们拿去吧。有了这句话壮胆,我们撕地图,翻资料,抓了几本书,然后又借了一本道路信息十分详细的新西兰公路地图册。
        
        今天因为不想多租一天车,原计划明天一早过来取车,这样可以节约一天的租车费用。大姐主动说,如果你们今天开走,今天晚上就免费。我们欢呼雀跃,只要是免费的,我们就欢迎。

        大姐拿着租车合约,领着我出去检查车的外观,把已经有的伤痕都在图上标了出来。这种事情还得由Sissi来作,我都是“OK,行,好”,Sissi就会指出,“这里有一个小点,那里有一块擦痕”。
        前保险杠由于擦痕很多,大姐说,“这一块,只要你们没有撞坏,这类的小擦痕你们都不用付钱。”这句话,我后面就差点用上了。

        办完手续,在Cici、Selina的引导和Sissi揪心的关注下,我把车开回了Motel,中间还跟丢了几次。唉,在国内,都是别人跟不上我,跑到新西兰,我连一个小姑娘都跟不上了。

        Cici六点多还要去打工,她们就先走了,晚上再来找我们。我们正好出去逛一下,看看基督城。从Motel出来,往南走,经过一条街道,就看见不少商店,应该是基督城city center的边缘了吧。但是所有商店都已经打烊,除了几家餐馆,大街上也没有什么行人,寒风中,更显冷冷清清。
“好像汉诺威啊!”Sissi感叹道。

        经过几家服装店,隔着玻璃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厚一点的外套,明天过来买。但看到的都是薄薄的裙子、衬衣、T恤,天哪,这么大冷天的谁会买这么清凉的服装。再看服装店的营业时间,一天居然只有四个小时!难道基督城的房租很便宜,随便怎么经营都能赚到钱吗?

        经受不住南风的吹袭,Sissi拉着我进了一家批萨店。虽然隔壁桌的大叔一个人就点了一个中份的,但鉴于我们每次出来玩都会放松节制胡吃海喝导致体重增加,我们两个人还是只点了一个中份。不过看到别人点的薯条后,Sissi还是没有经受住考验。

        回到Motel,简单收拾了一下。九点左右,Cici带着她的男友及其他朋友开着两辆车来接我们,去两处海边转了一圈,同时参观了据说比较著名的“慢”街。为什么叫“慢”街我们也是再次回到基督城才搞明白。“慢”街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这里算是一个红灯区,性工作者天不黑就出来站街,经常干一个通宵,对比那些服装店的营业时间,真觉得这些性工作者才是新西兰辛苦的工作者。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努力学习在新西兰的开车习惯,脑子里假设如果是我在开车,我会怎么操作。Cici男朋友也告诉我们要记住几个原则,“永远靠左行驶;转盘处让右手边的车先过;遇到路口有‘Give Way’的标志时让右手边的车先过;遇到行人时一定要让行人先过”

        最后,Cici他们带我们去超市购物。我们的经验是,如果去一个地方旅游,想吃的便宜、用的方便,一定要去当地的超市。果然,超市的水果价钱和深圳差不多,甚至更便宜。肉也不太贵,蔬菜价钱高一点。我们考虑了半天是否要自己做饭,但觉得好像不太现实,就放弃了购买米、油的想法。Cici推荐我们买一款面包,说味道不错。实践再次证明,Cici是一个严谨务实的好同学。大家去新西兰玩,这款面包可以作为食物选择之一,因为有的面包确实难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7: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日—天边的Tekapo(配图未整理完毕:p)

房间靠着马路,汽车开过时发动机的声音很吵,不过我们可能太累了,一觉就睡到了天亮。新西兰天亮得早,六点多就放天光了。

            8:30起床,Sissi准备早餐,把昨天超市买的面包、香肠热了一下,Motel还送了一罐牛奶,另外还有免费的咖啡包、茶包。我把东西搬上汽车,同时去退房。新西兰的Motel、青年旅馆一般要求在早上10点以前退房,不同于酒店的12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20,Cici的朋友开车来送我们出城,新人、新车、新地方,不出事也要把基督城兜完才能出去。朋友先带我们去City Center兑换新西兰元。我们原打算昨天在机场兑换一些的,但看到的兑换价格太黑了,于是作罢,真怀疑是不是他们教唆银联学坏的。于是Cici的朋友带我们去了一家中国人开的兑换点,给我们的价格是0.6587,比机场的0.69xx划算很多。

            昨天取车后,发现汽车电源(点烟器)坏了,倒后镜也不能控制,今天就去车行问一下。我们急着赶路,不指望在这么短时间解决问题,而且车也能开,不过车的问题还是要和车行说清楚,否则还车的时候发生扯皮就不爽了。开到车行,办公室里没人,门口的告示说下午才会有人来。按照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一位先生接了电话。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赶了过来。确认了我们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他也表示无能为力,没有办公室钥匙、也没有第2辆Subaru可以换。然后他示意,倒后镜可以手动“控制”,具体就是直接按压镜面,调整角度。天哪,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个方法,反正不是自己的车,这么也可以将就。至于电源,我们原本计划外接调频发射器,把iPod的音乐转到收音机里去。

            这位大哥听完之后,严肃的告诉我们,“新西兰风景很美,你们的眼睛根本看不过来,你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欣赏音乐。她是你女朋友还是……?”
            “夫人。”
            “OK,是夫人。你应该和你夫人多聊聊天。”
            怎么说都行啊,不过我们也没有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也就没有要求换车了。车行大哥又问我们的行程。

            我告诉他,“我们今天去Tekapo或Mt Cook,因为我们不知道哪里住宿比较方便。”
            “Tekapo好一些,那里青年旅馆比较多,Mt Cook只有一家。”
            我们原计划在Mt Cook住3个晚上,除了游玩Mt Cook外,还以此为基地去Tekapo,这样就不用每天都打包、找旅店那么辛苦了。听了车行大哥的介绍,我们决定把住宿基地由Mt Cook改为Tekapo。
            “皇后镇和Wanaka那里是不是住宿比较贵,附近有什么小镇可以住宿?”

            “可以考虑Cromwell。”
            “我们还准备去Te Anau,待3个晚上。”
            “Te Anau没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住宿。你们有没有计划去Punakaki?那里的Pancake很漂亮。”

            这句话让我们后来的行程有了变化。车行大哥又建议我们走Westport,从更北的地方绕回来,他觉得15天可以把南岛基本转遍,幸好我们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新西兰的天气也阻止我们去更多的地方。

            告别车行大哥,Cici的朋友送我们出城上1号高速公路,在公路入口处的一个加油站加满了91#汽油(Ultra91)。

            新西兰加油站一般提供Ultra91(91号汽油)、Ultra95(95号汽油)、Diesel(柴油)这3种,他们的汽柴油完全和市场接轨,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它也涨,国际油价回落的时候,它也跌,不像国内单向接轨。新西兰各地的汽柴油价格也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城市里都有差异,我们出城这么一段路就看见2个以上的价格。一般来说,大城市价格便宜一些,小城市贵一些。新西兰汽柴油里面都包含了12.5%的GST税(当然,他们所有的商品里面都包含了这个税),扣除GST之后,91#汽油的价格大约相当于RMB6.26,相对于国内5块多的93#汽油(国内高标号的油品仅相当于国外低标号的),确实还有“上涨空间”,但是如果考虑新西兰根本没有石油工业、道路上没有收费站,以及交了GST之后能够享受到的保障,油价是该上涨还是下降,就不那么容易回答了。关于GST税对人民的保障,我们也是在还车的时候才有所了解,后面会有叙述。

            告别Cici的朋友,我们沿着1号高速公路开往西南方向,穿越Canterbury平原。新西兰高速公路的英文名称是State Highway,直译应该是“国道”,绝大部分路段是双向两车道。偶尔会有指示牌提示,“前方xxx米有超车道,如果不超车,请走左车道”,对于我们这等“新手”,这时一定要牢记“永远靠左边行驶”,双车道时,右边的快车道仅供超车用,可不像国内,可以慢悠悠的在快车道上爬。新西兰的公路用沥青铺就,石子含量比较多,路噪挺大。公路两边没有封闭,中间也没有隔离带,这让我们颇不适应,如果对面开过来的是一辆小车还没所谓,如果迎面开来一辆大卡车,我总感觉要撞上去,只好拼命靠左,然后就会听到Sissi大喊“要开出去了!”

            公路两边,大片大片的牧场分布在起伏的山丘上,离公路几米就是牧场的铁丝栅栏,感觉公路就是在牧场中间穿行一样。新西兰的私人土地也太大了,沿途几乎看不到公共土地。公路两侧没有封闭,每隔几十米只有一个红白相间的塑料立杆标识道路边界,公路和牧场栅栏之间是草地,如果想下车,可以把车停在线外面的草地上。

            看着路边高高的山坡,我开始YY,“如果我们买下旁边的山,建个山寨作山大王,会不会很爽。我们隔三差五的骑个马端个长矛冲下来,大喊‘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栽,若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然后……”
            “然后再抢个压寨夫人,是不是?”Sissi永远都能猜中我的心事。
            “……嘿嘿。”

            公路上时不时冒出一些小动物的尸体,灰色的皮毛,Cici的朋友曾经说过,在皇后镇一带经常有野兔被车撞死,难道这些也是野兔的尸体?虽说它们都已经没有了生命,但我们可不想作出虐尸的“丑闻”,那是驻中东西方联军的专利。前面突然出现一团黑色物体,我急打方向盘,试图绕过去,无奈距离太近、速度太快,只听“噗”一声,“我们踩到‘地雷’了”,我略带凄凉的告诉Sissi。
            “踩到地雷?”Sissi猛吃一惊,“噢,原来是……”
            是的,感谢新西兰航空公司没有把我们送到伊拉克,否则我们就像已经丧命的几千美军一样,只能在空中最后眺望一眼大地。

            高速公路限速100公里/小时,如果经过城镇或村落,就会有80、70、60、50等不同的限速标志。看到这些标志,最好把速度控制在限速范围内,否则一张罚单就让你几天的旅游预算打水漂。那对“不幸”花了10元新币买洗衣粉的台湾情侣就有此更加“不幸”的遭遇。

            不过这100公里的限速对我而言实在多余,因为我只敢开到80公里,我必须不停的观察是否压线,是否过于靠边,坐在右边的驾驶座上,我对车宽一点感觉也没有。跟在我们后面的其它汽车心情也很郁闷,单车道的时候不太好超车,被我们紧紧压在了80公里时速,所以一有机会,他们毫不犹豫纷纷超车,“如果在国内,哼哼,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只能自己YY一下。

            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小雨飘过。我们旅游的时候最怕天不晴,颜色不好看,心情也没办法开朗起来,好在两边牧场里成群的羊咩咩能够提高我们的兴趣,有一家三口一起吃草,还有一种长脖子羊,十分乖,看起来而已,因为当Sissi举着相机走过去的时候,它们跑得比兔子还快,最可气得是,它们首先转身把屁股对着我们,一点没有我们家尨尨的镜头感。有一只羊倒一直凝视着Sissi,奈何我们的相机镜头焦端不够,难道它看出了我们相机的弱势,所以用这个方式来“调戏”我们?冬天过完,很多羊咩咩也脱下了冬装,身上的纯羊毛大衣全被牧场主人“收”去,露出黑呼呼的短毛,一点也不“羊”气。

            今天的路程是“基督城->Tekapo”,全程226Km,行驶时间大约3个半小时,所以沿途有时间慢慢玩,这也是自驾的乐趣和优势,想停就停,想开就开。

            经过一个小镇—Ashburton,看起来没有什么特色,不松油门就过去了,引起Sissi的不满。

            我们在一个岔路口转向了79号公路。新西兰公路上指示牌十分清晰,要去什么地方、几号公路标识的一清二楚,道路系统也不复杂,没有太多岔路,基本上不用地图也不会迷路。

            后面又经过小镇Geraldine的时候,Sissi“提醒”我,这是车行大哥介绍过的地方,有一条街上有不少Gallery可以看。我把车停在了一个“P 30”的指示牌子,这个牌子好像是这一带说可以泊车30分钟。但之后会不会抄牌给罚单?我们先走入一家卖服装和礼品的商店,营业员是一个老奶奶。我问她停车时间的问题,她笑着安慰我,“不用担心,超过时间我们也不会向你收钱的。”

            四处转了一下,这里所谓的gallery,也就是卖纪念品、衣服,只有少数一、二家卖自制的艺术品。街上寒风刺骨,在我百般劝说下,Sissi终于同意买件外套。我们回到第一家店—那里的外套最便宜,Sissi选了一件红色的抓绒外套和一顶毛线帽子,总价75元。在Sissi要求了两次“特别折扣”后,价钱降到了67元。我原以为Sissi会继续往下砍—砍价是她的一个享受,结果她就打住了,我知道,她是看在老奶奶年纪的份上,不愿意“痛下杀手”。穿上抓绒外套后,气温仿佛一下子升高了很多,Sissi的心情也温暖了起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继续在阴雨中向Tekapo前进,难道新西兰就只有这些牧场和乌云?

            “看,前方有蓝天了!”我大叫。
            在天边的一片厚重的白云中,一块蓝天露出了笑脸,两侧的平原也开阔了很多,黄色的草逐渐多了起来,平原和远处的山脉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烂,中土世界露出了端倪。公路在广阔的平原上延伸向天边的山脉,我们知道,Tekapo湖就在那群山的后面,沐浴在阳光之下。“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不仅可以描写青藏铁路,同样可以拿来描写眼前的这条公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汽车一头钻进天边的大山,道路开始曲折起来,不时有交通指示牌告知前方有弯道,建议速度不要超过80或60公里。很快,前面出现了小镇,还有Tekapo湖。我们离开高速公路顺着湖边进入小镇。

            怎么找住宿的地方?最原始的经验就是一家家问,蒙到便宜的就赚了,蒙不到再说。先开进一家离湖边几十米的Motel,Sissi下车一问,170元。太贵了!我们估计这里的Motel可能都比较贵,为了省钱,我们决定尝试一下Backpacker(背包族住宿的旅馆,青年旅馆YHA即为其中一个旅馆联盟)。继续往前开,熟悉的牧羊犬雕像出现在了眼前。Sissi想起我们在租车行拿过一本叫作《Accommodation(South Island)》(南岛住宿)的书,翻开,里面有Hotel、Motel、B&B、Lodge、Backpacker等多种住宿选择以及联系电话、地址和价格,Sissi狂喜,“这就是我们的红宝书啦!”

            找到Tekapo的一家Backpacker—Lakefront Backpacker,打电话过去,双人间(Double)65元,比书上贵了5元,不过还可以接受,再问如何过去,对方—一个大姐,问我们现在哪里?
            “我们在湖边,那个著名的狗旁边。”我一时想不起这个狗雕像的名字,而这座雕像又是Tekapo的一个象征,于是只好这么无俚头的回答。
            “那你们就穿过小镇,过桥,看到xxx Motel和xxx,然后从右边下来,xxxx”我一时听着云山雾照,这家Backpacker不是在湖边吗?怎么听起来像基督城一样远。

            开车往前开,远处果然有一座桥在公路上。重新开回公路,再走一百来米,看到那个发音很像的Motel名字,右边正好有一条路下去。开进去,是一截土路。远远的看到了Lakefront Backpacker,还有它前面的一家Motel。

            出于对Backpacker的不了解,我们决定再尝试一下这家Motel,看价钱会不会便宜一些。我一向不愿意作这类工作,既拉不下脸—虽然脸皮厚,又不善言词,就以司机工作很重要为由,把Sissi赶了进去。不一会儿,Sissi出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140元一间,我问他们这里(Motel内)最便宜的多少钱,他以为我指这个地区,居然让我去前面的backpacker问。晕倒。”
            难道他们一点都不抢生意吗?无奈,只有去住Backpacker了。

            Lakefront Backpacker由一排木制平房组成,部分房间面朝Tekapo湖,门口走廊上,一对情侣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走进Backpacker,进门就是一间很大的公共客厅,应该有一百平米,两张长条桌,几排沙发,一台电视机,还有壁炉,地上铺着地毯,很干净。Backpacker的环境出乎我们意料的好,就住这里了。

            前台是一位大姐,我们先刷卡130元—两个晚上,交纳10元的钥匙押金,登记姓名和国籍,拿钥匙。所有的双人房都是面朝Tekapo湖,我们也不例外,真像中彩一样高兴。打开我们的房间,一张双人床、一个床头柜和一个电热器,其余就没有多少空间了。房间是小了点,不过也够用,晚上睡觉而已,朝湖的一面墙则完全是落地窗和玻璃门—Sissi喜欢的风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放下行李,拿上相机,开车去Tekapo镇的village center。Tekapo镇不大,它的center就是由两家加油站、几家商店、几家餐馆、一家Four Square超市组成,其它全是住宿的酒店、Motel等。我们进超市买了两包泡面,我们不知道晚餐吃什么便宜点,泡面是最朴素的选择,虽然我对它的痛恨仅次于洋快餐。超市旁有一家中餐馆—碧湖轩,面积不小,不过没有什么客人,经营者都是中国人,提供外卖(takeaway),12元一份。旁边还有一家洋快餐,不过对我而言,洋快餐的味道甚至还赶不上比学校的食堂,在国外的中餐厅,味道也是紧追于学校的食堂。在我的鼓动下,Sissi同意吃一顿中式晚餐试试。

            Sissi进碧湖轩点菜,我则去六谷轮回之所办事。等我出来,两大盒炒饭外卖—牛肉炒饭、鸡肉炒饭已经作好了。Sissi说,开始她打算点炒饭坐在餐馆里面吃,结果发现同样内容,堂食炒饭比外卖还要少,而且还要另外加GST税,于是就改成外卖,反正我们有车,不用担心外面的冷风。

            我们把车开到湖边停车场,准备开吃湖景大餐。发现陆续有几辆车开过来,原来有不少同好,对湖当歌。掀开饭盒,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饭盒里的炒饭被压得严严实实、满满当当,碧湖轩的同胞真是实在!坏消息是,我们的胃很受伤—我们才吃一半就饱了,为了不浪费余下的六十多块人民币,我是硬把肉都塞进了肚子。小小一盒炒饭,温暖了我们的心,却伤了我们的胃。

            外国的中式炒饭还是有些不同,一是牛肉的味道有一点奇怪,据基督城的Cici说,新西兰的牛、羊、猪都是被电击死的,所以牛、羊、猪肉都有一股腥味,不知道是不是就指这个怪味;另外一个不同是,炒饭的味道太淡了,我在伦敦吃中式外卖的时候,每次都不得不要一小杯酱油,在Tekapo可能也要照此办理了。

            去扔塑料饭盒的时候,遇到挠头的问题。这里实行了垃圾分类,食物、玻璃、塑料要扔进不同的垃圾桶,那装着剩饭的塑料饭盒该扔哪个垃圾桶。垃圾分类也是环保的需要,我们可不能马虎。思考了几秒钟,我把饭倒在了食物垃圾桶,然后再把饭盒扔进塑料垃圾桶,虽然麻烦了一些,不过自我感觉又为环保作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新西兰的夜虽然来得比较晚,但是在寒风中,这个小镇也没有什么可以逛的,我们只好打道回府。Backpacker的壁炉已经点上了火,有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也有人围作在长桌前拼图,Sissi也加入拼图战团。这家backpacker提供了好几种游戏供客人娱乐,包括拼图,书架上还有一些免费书辑,不过要求如果取走一本,必须另外放一本书上去。前台有不少免费旅游资料,墙上也贴有一些比较新的信息。

            客厅直接连通公共厨房,厨房面积大约有六十平方米,靠墙是一圈灶台,上面装有多组电炉、洗菜盆、微波炉、烤面包机和烤箱,厨房中间则是一张十分宽大的操作台。另外还有冰箱存放食物,灶台下面的抽屉和柜子里放着碗、碟、刀叉、锅等。这些设施全部是免费公用,条件只有一个,自己用过的设施自己必须清洁干净,否则10元押金就没了。

            Backpacker里面还有公用洗衣机和干衣机,投币使用,2-3元,自己提供洗衣粉;几台上网的电脑也需要投币,可能是1元钱10分钟,这就是新西兰唯一不能刷卡的地方。

            公用洗手间和洗澡间在一个大房间内(男女还是要分开),然后分成了几个小格子。洗漱用品需要自己提供。

            十点多,瞌睡虫不断袭来,我们这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时差也没有完全倒过来。Sissi那边已经拼好了一大块,她很得意的告诉我,她是在没有样本作参考的情况下拼出来的,我立刻奉上黄河泛滥一般的赞美,然后带着她和她的加分回房间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7: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3日—惊艳Pukaki湖

今天不用赶路,所以安心睡了近一周来的第一个懒觉,一直到十点半才起床。Sissi准备早餐—烤面包,同时用微波炉热香肠和果汁。我想起网上曾经流传的一个视频:一个人把牛奶放进微波炉里面热了几分钟,拿出来后把勺子插进牛奶,牛奶立刻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个视频是告诫人们谨慎使用微波炉,微波炉会在食物中改变食物结构、聚集大量能量云云。我们用微波炉热果汁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效果?我们没有视频中那个人戴的防护眼镜,只好远远的扔了一根勺子进去,什么反应也没有,除了溅起两滴果汁,再搅动一下,也没有什么反应,除了一个漩涡。试验证明那段视频纯属调侃,我们也可以放心享用我们的早餐。

        我们起床的时候,厨房里就有一对情侣在作早餐,等我们做完,他们还在继续,看起来他们的早餐挺复杂。

        我们今天计划的行程就是在Tekapo湖闲逛。

        Tekapo来源于毛利(Maori)语,“teka”的意思是睡觉用的席子,“po”是夜晚。Tekapo位于基督城至库克山及瓦纳卡湖的路上,旅游巴士一般只作短暂停留,大部分人只来参观这里的著名景点—牧羊犬雕像(The Sheep Dog Statue)和好羊倌教堂(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Tekapo另外一个出名的景点是星空,因为这里远离城市,地面灯光对星空的干扰很小,所以这里的星空号称是全新西兰最干净、最壮观的,坎特伯雷大学在旁边的约翰山顶(Mt John)就建有一座天文台。看介绍,这里也是水上运动和钓鱼的好去处。

        我们拿上相机出门。先沿着湖边往西也就是Mt John方向走,那里看起来树木茂密。岸边全是碎石子,而且总有很多小虫子围着我们的头顶飞行,挥之不去。天空阴沉沉的,没有丝毫放晴的迹象,湖水虽然十分清澈,但没有了阳光,也只能归于平庸。Tekapo湖西北面就是我们来时经过的大山,那里还能看到一点蓝天,一会儿要不再开回去看看?我们经过的这一片湖岸没有什么道路,但有清晰的车辙印通向前方。湖岸的上方是覆盖着松树林的约翰山麓,和《魔戒》里的一些景象有点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正往前行走,后面从公路上开下来三辆黄色的军车,难道我们前方有军事基地?但为何没有看到任何指示标牌?我们不会被认为是假扮游客的间谍吧。我们停下了脚步,架起三角架,摆上相机,假装成游客的模样开始拍照……不对不对,什么假装,我们就是游客,就是来拍照的!

        松树林的地上覆盖着厚厚的松针、树枝,十分松软,这里最合适的娱乐就是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跳,嘴巴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脚下踩着最自然的草垫,然后努力燃烧身上的脂肪,然后旁边有个美女摄影师记录下自己所有的猴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拍照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10D的快门突然弹不起来了,关机、重启,不行;关机、拔电池、重启,还是不行。天哪,才出来就遭此大难?我们赶回基督城临时买台相机的打算都做好了。最后再试一次,关机、拔电池、换电池、重启,终于好了。原来是Canon原装电池廉颇老矣,被新西兰的寒风一吹,电力供应不上了,还是深圳本地产的兼容电池年轻力壮。

        站在山坡上,看到那几辆军车停在了不远处—不是我们偷窥,它们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晃悠。几个士兵站在一个简陋的台子前吃着三明治,原来他们也跑来享受湖景餐,害得我们提心吊胆,不是间谍也被吓成了间谍。

        士兵吃完午餐又开车离开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小路消失在了山坡后面,我们不知道还要走多远,犹豫间,天上下起了小雨,我们顺势打道回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台大姐正在打扫清洁,这里居然是一个人搞定所有的工作----前台、财务、会计、行政、保安、清洁工、司机(她还要去village center接送客人),这个样子怎么能促进充分就业呢?

        早上的那对情侣又在作午餐了,而且看起来花的时间还是不短,如此热爱饮食的人,真应该到中国来尝尝天下第一等的美食,而我们两个从美食之国来的人,却只能掏出两袋方便面充当午餐。方便面调料的味道十分怪异,不仅味精、胡椒比较重,还有一股酸酸的味道,Sissi还能接受,我则又一次强烈抨击了这类垃圾食品,顺便把洋快餐也拉进来批判一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靠在客厅的沙发上睡了一会儿午觉。稍晚些,一对老夫妇入住进来,原来不只是年轻人喜欢住backpacker,其中大爷希望明天不要再下雨了,因为他们是来参加一个婚礼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实在不能继续这么浪费时间了,我提议去Mt Cook转转,也许那边有蓝天呢。Mt Cook离Tekapo 99公里,不过自己有车就不觉得很远,1个半小时的车程,最多浪费一点汽油钱。

        开车上8号公路,上坡的时候看见一个军营的牌子,原来这里只是有一个军营而已,没什么基地。军营里面只有几栋十分普通的平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backpacker或Motel呢。

        去Mt Cook的道路不像从基督城来的路那么平坦,翻过第一个山坡后还是一个平原,两边是绿色的牧场,但随后就在山间穿行,牧场也变成了黄色的草,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吃的。说是山路其实一点都不险要,没有悬崖峭壁,但弯道很多,车速提不上去。远远的,逐渐能看见云雾笼罩下的雪山了,我们知道,那里就是Mt Cook。剥去阴雨的掩饰,我们能够看到沿途风景的美丽,如果是晴天,这些景色一定能够给我们一个惊喜。

        雪山越来越近,拐过一个弯道,坡道下突然闪现一座乳白蓝色的湖泊,它给人的感觉,精辟的描述就是—惊艳!如果老天爷能再来点阳光的话,那就是—绝对惊艳!这就是Pukaki湖!如果把Pukaki湖比作一个MM,阴沉沉的天就像MM身上粗陋不合体的工装,丝毫无法掩盖MM散发出的靓丽气质,古语叫做“天生丽质”。不像现在的女明星,化上妆迷死人,卸了妆吓死人,还要整个鼻子隆个胸,现代的说法是“过度开发”。后面的道路上就是沿着湖岸开,从不同的角度看Pukaki MM,保证MM绝对不是“背多芬”,而是相貌、身材俱佳的纯正美女。(临时出门,没有带相机,下面着张照片诗第二天拍的,阴雨天的pukaki和着张有着一样的惊艳颜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过一座桥之后,前方右手边出现一个Information Center,这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拿一些资料,为明天正式的Mt Cook之行作个准备。Information Center门前有一大块停车场,还有免费的洗手间。冒雨冲进center,里面只有一个老奶奶工作人员。屋子里摆放着很多旅游资料,同时也有明信片等纪念品出售。
        我们问老奶奶,“您是否有天气预报信息?明天会不会放晴?”
        “我觉得明天应该是晴天,这样的天气太糟糕了。”老奶奶回答。

        我们又向她咨询Mt Cook有什么徒步路线,不太难走,同时风景又比较好。老奶奶随手从桌子上撕下一张地图给我们介绍Mt Cook那里的情况,我们这才想起,租车行、Motel、Backpacker的前台桌子上都有这么一摞本地地图,游人可以随便撕走一页。

        看着天色不早,虽然没有到Mt Cook,但心中的郁闷已经散去,我们也获得了一些信息,继续在Information Center搜刮了一些南岛的资料后,掉头回Tekapo。

        回到Tekapo,我们直奔碧湖轩,点了一份什会炒饭,昨天的两份饭伤了我们的胃,今天就少吃一点,我同时向服务员MM要了点辣椒酱下饭。然后和昨天一样,去湖边停车场吃湖光雨景晚餐。有了辣椒酱之后,味道果然好了很多,不过一份饭好像又少了一点点。

        回到Backpacker,几个人正在看电视,包括今天新入住的老爷爷老奶奶。电视天气预报说近几天整个新西兰都在下雨降温,原来我们来新西兰之前这里确实是晴天高温,怪不得Cici告诉我们不要带什么厚衣服,谁知道我们两个和南海龙王有点渊源,风神雨神一路护驾,搅黄了新西兰的好天气。

        壁炉里的火越来越小,前台也不在,Sissi靠近了一些壁炉,让自己更暖和。老奶奶起身从壁炉旁的木材堆里拣了两块木头,放近了壁炉。看到我们盯着她—我们实在没事情作,就看看别人怎么用壁炉,老奶奶赶忙解释,“我只是想让房间更暖和一些。”我们笑了笑作为回应。

        晚上气温比较低,不过打开电暖气后,屋里就和初夏差不多了。



[ 本帖最后由 sherley 于 2006-12-1 09: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2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游记看得我晕哦!哈哈。。: 不过能拍出这么美的照片这是不容易!。。。我也好想去新西兰,只是还没有找到同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21: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西兰。。只听过名字,唉,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2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问了。。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很喜欢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5: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历害,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5: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虽然是转贴,这确实是个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9: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elina 于 2006-11-8 03:21 发表
忘了问了。。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很喜欢的说。。


秋天的童话

http://www.hdchm.com/sound/1064.wma



PS:这旅游记,还有很多篇~作者还在编辑中...所以请大家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03: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4日—美景当道库克山

早上醒来,掀起窗帘,看到好大一片蓝天,Sissi“噌”得就跳下了床。跟随我们多日的风神雨神终于被送走了,也多谢Pukaki湖边Information Center老奶奶的吉言。见到了蓝天,Sissi的兴致顿时高涨了很多,抓起相机冲到外边拍了一圈后才去准备早餐。

        我们没有看到那对喜欢作饭的情侣,估计他们已经退房离开了。吃完早餐,灌上一壶开水,上车,启程。油表显示还有半箱油,来回200公里应该够,就懒得去加油了,结果埋下了一个小小的隐患。

        有了昨天的踩点,我们已经大致知道路上会看见什么,对好景色有了心理准备,但同时也少了一些惊喜。新西兰的牧场有些奇怪,有的地方是绿油油的牧草,有的地方则全是金黄色的草。绿色牧场上有羊群在吃草,应该是给羊群准备的,但黄色的草是作什么的?如果说是当地的野草,却又圈起来表明是私人牧场,我们不相信会有这么多私人牧场被闲置,只为让我们看到阳光下的金色平原。不过,黄色的草更能给人以粗旷、苍茫的感觉,不考虑羊咩咩的饭碗,我倒是建议多种点黄色的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放牧羊群,旁边多半有一只牧羊犬,但来新西兰这几天我们居然没有看到一只狗。看到的牧场都被铁丝分割包围,羊群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新西兰也没有狼外婆,不需要牧羊犬大哥保护小绵羊,看来新西兰的牧羊犬早已经下岗了,我们只能通过牧羊犬雕像来回忆牧羊犬的过去,又或者,人类用一座雕像就“买断”了牧羊犬的未来?

        见到羊群,Sissi心里又开始痒痒,阳光的下羊群比2日离开基督城时看到的好看了许多,即使仍然“赤裸”着黑色的身躯。羊咩咩的警惕性很高,不比深圳和广州人差,看到汽车停下,所有羊都中止用餐,抬起头看着我们,看到Sissi摸过去,它们调头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Sissi每次都不得不望“羊”兴叹。不过那些羊看起来比较像猪,和我们印象中相差很大,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

        Mt Cook和它的兄弟山脉又出现在了眼前,映衬在金色的草原上和蓝天下,更加雄伟和阳刚。拐过一个弯道,Pukaki湖从坡道下面又闯了进来。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她仍然像惊鸿一样掠过,一瞥间让我们胸怀小鹿,激动不已。经过两次比较,我们发觉从刚才来的方向,站在高处往下看Pukaki最漂亮,但是这里无法停车,因为不仅危险而且妨碍别人,只好转过弯道,往前开了一段距离才停在路边。拿上相机和三角架,我们下到湖边拍了些照片。Pukaki湖水的颜色十分独特—乳白蓝,是湖周围岩石中的矿物质溶入水中所导致,据说南岛很多湖水都是如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没有在Information Center停留,经过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忘记右转去Mt Cook—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条路走到头,发现的时候已经开到了一个野营驻地。驻地里有一个小湖,几只野鸭。看到野鸭都在水里,Sissi想肯定拍不到了,没想到一只鸭子径直游了过来,从我们脚边上岸,大摇大摆的走了。对比那些羊咩咩,空有一身肉,胆子却这么小。

        往回开,拐上80号公路,奔向Mt Cook,沿着Pukaki湖驶过一片片牧场和松树林。在一处山腰,我们远远的看见下面有一大群绵羊,一大群没有剪毛的羊,更让人幸福的是,它们不仅被关在离公路很近的羊圈里,而且羊圈不大,洋咩咩们无处可逃,“嘿嘿嘿嘿”山谷中回荡着Sissi得意的笑声。我们把车停在羊圈不远的地方,Sissi十分自信的大步走向羊群,羊群立即骚动起来,靠近Sissi的羊纷纷挤向羊圈中间的树荫和另一端羊圈,更可气的是,外围的羊纷纷把屁股对准了Sissi,除了“行为艺术”,我们无法用任何文明的词语来形容它们。而且,这哪里是防御敌人的方式—除了黄鼠狼,难道大灰狼看见它们的屁股,就会恶心而失去食欲?我走到羊圈的另外一个角落,希望能够把羊“吓”回Sissi的方向,但收效甚微,洋咩咩只是往余下的两个角落移动了一下。这时远处一个大叔朝我们走来,他是来阻止我们记录他的羊群的“丑态”吗?好在大叔只是走进羊圈转了一圈就离开了。羊群被他一惊扰,纷纷围着中间的树逆时针转圈,相对也往我们这边靠近了一些。而且既然是转圈,就总有一、两个角度不是屁股对着我们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进一片金黄色的草原,Mt Cook横在了眼前,再开一会儿就到了Mt Cook Village,此时已是下午。Mt Cook Village比Tekapo还小,主要就是Hotel等。我们在Information Center寻找适合的线路,按照资料的描述,有些线路比较难走,一个外国阿姨给Sissi提了些建议,于是我们选择了Hooker Valley Track,它的入口处在我们来时的公路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nformation Center里有一个奇怪的告示,大意是说,为了保护水不被污染,所有可能会接触到水的物体都必须用特定的溶液浸泡清洗。这类提示在随后的旅行中经常看到。但是有谁会带着一大堆清洗液到河边、湖边?这个提示虽然看起来古怪,不过结合入境时的遭遇,可以想像新西兰政府和人民对于环境保护的偏执,然而新西兰白人刚来到新西兰的时候可不是这样。1769年,英国探险家Abel Cook(Mt Cook就是以他命名)到达新西兰的时候,绝大部分土地还是被森林所覆盖。但殖民者砍伐树木、开垦土地、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两百多年后,新西兰的森林覆盖率只剩下两成,殖民者带来的病菌、动物也导致毛利人死亡、很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现在新西兰政府的一些保护措施,例如禁止乘客携带食品入境,看起来是保护环境,不过细细分析实际是在保护他们的畜牧业,也就是保护新西兰经济,而且我们见到的一些现像也和环境保护格格不入,这个后面再谈。

        从Information Center开车往回走几分钟,就看到了一个岔路,旁边有指示牌告知是去Hooker Valley的入口。这条道路没有铺设沥青,纯粹就是一条土路,不过因为没什么车,所以空气中也没有什么灰尘。从倒后镜里看车后飞扬的尘土,就像被汽车喷射出去一样,我们以前只在电影和电子游戏里看到这种画面,一直都觉得很假,没想到现实世界里,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是游戏里的赛车手。

        在停车场把车停好,一些韩国或日本人开的野营车已经停在了那里,他们则躺在草地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如果我们不急着赶路的话,也想睡它个一个小时。我们沿着线路往里走,看见几个小朋友走了出来,我们有些羞愧,这么简单的线路哪能叫徒步,就像我们前几年去三峡徒步,开始还有些自豪,结果看到低年级小学生也在路上走,我们立刻哑口无言。         在去的路上,不断碰到回程的人们,大家在擦肩而过的时候,会互相打个招呼,让行走不那么寂寞。行走的道路是一条小路,略微整修了一下。峡谷里大部分是黄色的草,同时也生长着一丛丛的灌木。路径上出现一座吊桥,Sissi有些胆怯,不愿意过去。我心里其实也有些害怕,不过既然Sissi胆怯了,我正好可以表现一下我的英雄气概。我心里希望Sissi再坚持一下,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放弃,不过嘴巴上还是鼓励她“跟着我走,不用怕”。Sissi不希望我们的“徒步”刚刚开始就结束了,于是紧紧跟随我上了吊桥。我对高度有着天生的恐惧,每次坐过山车之类的东西,上去之后就开始后悔。但越是如此,我就越想挑战自己,逼迫自己尝试不敢的运动。此次中土之旅,我还计划了Bungy Jump(蹦极)和Skydive(跳伞)等活动,如果连个吊桥都过不去,还怎么蹦啊。但是,当我扶着栏杆走到桥中间时,吊桥在峡谷穿堂风的劲吹下晃得愈发厉害,我的腿也跟着抖了起来,此时,“蹦还是不蹦,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面的路好像没有什么更特别的地方,走了半天雪山还在前方,周围的景色也没有大的变化,我们走得有些无聊了。这条步行路线的终点是Terminal Lake,不过Pukaki都看过了,其它的湖对我们也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了,再加上Sissi还想赶回Tekapo拍黄昏,于是我们调头返程。再次经过吊桥的时候,Sissi已经敢自己独自过桥,为了显示我更加英勇,我夸口敢站在吊桥上面拍下面的河流。不过走到吊桥上,脑子里又满是“蹦还是不蹦”的选择,我只好左手扶着栏杆,右手握着挂在脖子上的相机,随手往右边一甩按下快门,总算没有给Sissi留下大的话柄。回到岸上,想想蹦极的地方比这里还高,我的两条腿比在桥上还要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油表显示还剩一格,我担心能否开回Tekapo。如果抛锚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即使不担心大灰狼出没,拦车索要汽油也是够费神的。一路不敢再像来时那样,走走停停,停停拍拍。道路旁看到几个小十字架,据说是一些人树在这里,纪念交通事故中丧身的亲人,还有一幅巨大的指示牌,上面画着十字架,警示司机不要超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终于,在油表还有半格的时候,我们开到了Tekapo。Sissi在公路边拍照的时候,我被“熄火还是不熄火”的问题深深的困扰着。熄火,重新启动的时候会多耗一些油;不熄火,Sissi拍照的时候也在耗油。我灵光一闪—跳出熄火还是不熄火的圈子,先去加油,然后回来接Sissi。
        Sissi杏目一瞪,“你想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嗦。”
        这我哪敢啊,就是要我把车推回去也不敢。不过,经过Sissi提醒,这里离加油站只有几百米了,怎么都能开回去,我才恍然大悟。

        回到Tekapo village center,加了油,我们去湖边转了一圈,时间和光线都还不错,但在两节兼容电池“精疲力尽”之后,两节Canon电池又一次辜负了我们,居然无法工作,害得我们无法拍摄好羊倌教堂,直接把我们从工作时间推到晚餐时间。作为对“徒步”的慰劳,我们去碧湖轩点了两份快餐。今天碧湖轩的生意明显好转,上座率达到五成,一桌同胞正在点菜,“就来条左口吧”,听着就像回到了广东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等外卖的时候,Sissi走进“星空导游”看了一眼。“星空导游”是一对日本夫妇开办的,指导游客观赏星空。对我们来说,既听不懂关于星空的专业术语,也不太愿意扔几百块人民币给日本人,星空自己看就好了。一车小朋友报名参加了星空之旅,跟着老板娘上约翰山去了。顺便提一下,老板娘长得像中国人,因为不丑。

        拿了外卖和送的辣椒酱,我们再次开车去湖边吃饭,胃又一次被同胞的实在所“伤害”。
        Backpacker的前台已经换了个亚洲男孩,看起来更像华人,因为比较帅。一群大学生住了进来,他们围坐在一起喝酒唱歌,但没有看到参加婚礼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该不会已经走了吧。

        等到晚上十点,天黑透彻了,我到屋外面去拍星星。我们本来想去教堂那里拍,用教堂作前景会好看一些,但是和屋里的暖气相比外面太冷了,Sissi都不愿意钻出被窝,让我拍好拿给她看。Backpacker的灯光在天空中形成的反射使天空有一些泛白,但是三角架在车尾厢放了几个小时后已经是刺骨的冰冷,我实在懒的走远,就架在了房屋旁边。星空远没有达到满天繁星的地步,只有一块星星多一些,大片的天空还是一片空白,根本无法和我们在三峡、稻城看到的星空相比,不知道是不是和初春季节有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04: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5日—走进外星球

一早起床,还是大晴天,如此良辰美景可不能浪费了,今天上午我们还要好好拍一下Tekapo呢。Sissi快速的收拾好行李,然后去准备早餐,我则把东西搬上汽车,顺便清理一下车上的冰砂。

       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吃完早餐,他们也准备今天上午离开。老奶奶把一条干鱼送给了Sissi,为了不让我们多心,还特意强调,他们没有动过这条鱼。Sissi的“中老年妇女杀手”的本色开始显现。
       我去退房,那个亚裔男孩问我sheet有没有拿过来。我听了半天也没有听明白要我拿什么,我也没有什么收据、文件之类的啊。最后他指着地上一堆床单,我恍然大悟,要把床单拆下来给他啊,拆东西我最在行,幸好入住的时候不用我们自己铺床单。男孩还了10元押金给我。

       吃完早餐,我们去教堂那边拍摄昨天没有拍完的照片。好羊倌教堂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借景”。一般教堂十字架后面的墙壁是精美的壁画和雕像,包括名家之作,这和装修里电视墙的概念差不多,而好羊倌教堂十字架的后面是一扇宽大的窗户,呈现的是一位叫做“大自然”的大师的杰作,这可是无价之宝,作上帝真是太爽了。教堂没有专职的神职人员,只有一位和蔼的工作人员每天把教堂开放给游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ssi本来想给好羊倌教堂单独拍一张照片,无奈游人接连不断,好不容易“等”走了一批,旅游大巴又拉来一批。看来在这种景点想拍点好照片,一定要早点起床,我们也只得放弃,前往Wanaka。

       又一次经过Pukaki湖,相信没有人会像我们这么奢侈,一条路三天之内跑五次。对于有的人来说,再美的风景也经不住这么高强度的欣赏,就像一些富翁、明星守着天仙一样的老婆还要绿草出墙,不过Sissi显然还没有审美疲劳,或者是拍照拍忘了,居然要求在昨天拍过照的地方再次停车,被我坚决拒绝。

       继续往前开到Information Center,那里已经停了不少旅游巴士,游客在这里休息、观景、拍照,看来这里才是“法定”的Pukaki湖观景点。我们甚至听到“各位领导,请到这边来,一起拍个合影”,原来是国内北方的同胞,希望他们的“考察”能给他们那一方土地带来些实实在在的福利。不过他们背对湖水也就是背对阳光,估计相片上面要不是Pukaki湖边一群“包公”,要不就是,领导后面一片白花花。Center下方到湖边一带全是些大石头,不花点功夫很难下到湖边。展览室里有水库和发电站的资料,介绍Pukaki及附近几处湖泊(包括Tekapo)的水电站建设情况,新西兰正在宣传推广“100% Pure Newzealand”(纯净、无污染),水电也是一种相对环保的能源。Sissi在这里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建造者也使用了装修中的“借景”手法,借用了窗外的无敌湖景。游人全部在Information Center一带拍照,我们则跑到公路对面的小山坡上,从那里可以看到远处的运河和一片平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次经过80号公路的岔路口,但这次要一直沿着8号公路往前开。逐渐的,河流多了起来,河边的树不仅茂盛,而且明显比其它地方嫩绿,更有春天的气息,放在黄色的草原上,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为了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拍一座横跨河流的绿洲,我几次从桥上开过,甚至在桥上停留几秒钟,让Sissi迅速构图按下快门。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来往车辆,不能妨碍其他人通行。

       开到一处山谷,地上全是金色的草甸,山坡没有一点绿色,天空中也无一丝云彩,整个世界一片寂静,只有我们两人一车。难道我们已经穿过蠕虫洞来到了外星球?只有山坡上隐约看见的牛和公路边的栅栏还显示我们仍在二十一世纪的新西兰。荒凉中的寂静让我们生出一丝恐惧,远离世人和家人的恐惧;寂静中的荒凉则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和最爱的人相伴到老的感觉。要不是还要赶往Wanaka,我们真想整个下午都躺在这里,在茅草上打滚。我们十九天的时间,居然还要赶路,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穿过这片山谷,又进入另外一个同样空旷的山谷,一个驴友背着背包,正在一座私人牧场内的山坡上爬行,我们赶紧冲这个难得一见的人类挥挥手。余下的路程还是在各类山谷中穿行,虽然逐渐有了绿色,但还是看不到第三个人类。盘旋爬上一座山坡,原以为会看到山顶,结果是一片被山脉环绕的平原,一群群的羊咩咩倘佯在绿油油的牧草上,我们知道已经走出了无人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一处山坡下的牧场里,一大群羊咩咩排着队往回走,Sissi按耐不住跳下车,翻过铁丝栅栏追了过去。据Sissi描述,她翻进去的是另外一个牧场,和羊咩咩的通道平行,她追得快,羊咩咩跑得也快,转眼就到了一个翻越山坡的丁字路口,羊咩咩拐个弯就不见了,Sissi只好悻悻而归。我则把车停在了山坡下一处安全的地方,尽量远离公路。停车的地方挨着牧场的栅栏,旁边草地上有一个洞,洞口躺着一具残缺的小动物尸体,可能是兔子或者田鼠。栅栏里面一侧有只鸟的尸体,看样子也死去多日了。中土不仅有生命,也有死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路上小动物的尸体多了起来,从一具还算完好的尸体可以看出是灰色的野兔。这么多生灵横尸路中,却没有人主动为它们超度,那么多宗教团体、动物保护组织到哪里去了,真是罪过。我发下宏愿,待我修成正果,一定要在国内组织一个超度团到新西兰来,每隔10公里开设一家兔火锅,让这些野兔在我们的肚内超度升天。

       路上不时要穿过一座座桥梁。新西兰的桥梁很有意思,几乎全是单车道,一次只能放行一边。桥一端有“give way”的标识,另一端则只有表明前方是单车道的标志。当司机看到“give way”的标识后,要看桥对端是否有车通过,如果有就要让对方先行。

       下午六点多,我们到达Wanaka。Wanaka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小镇,比Tekapo大不少,商店、饭店等设施比较多,路上有很多本地人。在Tekapo我们就是小镇的主体,但在Wanaka,我们明显感觉自己是外来者。Sissi通过“Accommodation”找到一家相对便宜的Fern Motel,$75/晚,离湖边只有两条街。在Wanaka开车就比高速路上复杂一些,不仅要看地图、观察道路指示标志,还要注意避让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在湖边的路上,我就两次抢了行人和自行车的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rn Motel的前台是个小MM,光着脚跑出来为我们介绍,他们这里不仅有Motel,也有Backpacker,不过Backpacker没有double(双人床)的房间,只有Twins(两张单人床),我们于是选择了Motel。Motel房间有靠外面,可以远远看到湖景的,也有窝在角落里的,当然前者的价格要高一些。那个湖景只能看到天边的一条线,没有什么意义,还是钱实惠一些,我们选择了角落里的那间,75元。小MM把钥匙交给我们自己就上二楼的办公室去了,我提醒她有些房间的门上插着钥匙,需不需要收走,她愣了一下,几秒钟之后才反应过来,摇摇头笑着说不用。

       我们把箱子搬进房间,Sissi说,“我们怎么没有砍价呢?一会儿你去交钱的时候,看能不能砍点价钱下来,我们住两个晚上呢。不过我们都已经答应了,再去说她会不会不高兴?”

       我带上钱包上二楼的办公室,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类旅游信息资料,其中Skydive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小MM为我登记姓名、国籍等,然后问,“只住一个晚上,是吗?”
       “两个晚上,” 我顺势开了个玩笑,“我们住两个晚上,是不是可以有些折扣?”
       “哦,我很抱歉,两个晚上也是75元一晚。”小MM大笑着说。
       “现在付钱吗?”
       “由您定,可以现在付也可以离开的时候付。我们信任您。”
       “我也没所谓,还是你来决定吧。”我取出信用卡。
       小MM拿着信用卡犹豫了半天,“好吧,那就现在付吧。”
       这时,一个大叔走了进来,看见小MM在忙,就站在门外等候。我取下那张skydive的资料问,“这里有skydive和蹦极吗?”我原来以为只有皇后镇才有。
       大叔接过话头,“这里只有skydive,蹦极要去皇后镇。”
       “skydive惊险吗?我计划蹦极和skydive,但不太敢,我一想到它们,腿就发抖。”
       “不用怕,我都去跳过skydive。实在害怕,把眼睛一闭就行了。”
       “哇,你太勇敢了。”
       “这没有什么。明天早上我会看着天空,看你skydive。”好大的压力,压得我腿肚子直哆嗦。

       这间Hotel只有一个房间以及一个洗手间,没有区分客厅和卧室。房间背面紧挨着一个小山坡,有一点点像在半地下,窗户边上还有两朵蒲公英。这件房间并不小,估计有三十多平米,包括一张双人床、沙发、衣柜、餐桌、斗柜、冰箱、微波炉、电视等。不过没有洗碗池,只在斗柜下面放着一个塑料盆,里面盛着洗碗布、刷子、洗涤液。

       开车去Wanaka湖边拍照。湖边有一个停车场,空位子不多。湖水十分宁静,背后就是雪山,数艘帆船在湖面上航行,可能是帆船俱乐部在活动。沙滩上有人带着狗散步,还有小朋友在玩耍。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镇,和我们前几天的感觉差别很大。Wanaka湖边近水处是细石子,稍远处是草地和树林,湖边上有一家提供游船服务的公司,可以到湖心处钓鱼。离这家公司不远处的湖边有一座小木桥,很多明信片上都有它的身影,桥两边各有一座铁桥,作为游船停靠的码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湖边风有些大,我身上单薄的外套早已经“千疮百孔”,体内的小宇宙不停的燃烧脂肪也无法抵挡寒风的侵袭,肚子更是警报迭传—“粮仓空虚”,在我一再的催促下,Sissi才收起相机上车去超市。我们去的超市叫New World,在小镇的中心,离湖边不远。超市旁边有一个停车场,我们停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要收费,按道理,超市的停车场应该免费才对,于是赶紧开出来,发现超市门口有一个小停车场,只有十个左右的车位,几乎停满了。

       New World超市规模不算很大,不过还是配得上“超市”这两个字了。蔬菜和水果品种不是很多,蔬菜的价格有些贵。Cici的朋友曾经建议如果要省钱可以买一只烤鸡吃,只要十多块新元。于是Sissi买了半只鸡,我买了一盒快餐饭以及一小盒泡红椒。这么一堆东西就不好去湖边吃湖景餐,只有回旅馆吃温暖餐。不过这顿饭买得比较失败,鸡烤得还可以,鸡翅、鸡腿、鸡皮都还不错,但是鸡身上最大的部分—鸡胸脯比较老,在我的嘴里如同嚼腊,Sissi大约饿坏了,居然没有发觉。而我买的那盒快餐饭,米饭比较硬不说,菜的味道也比较怪,厨师放了一种调料,我只在冷冻可携带快餐饭里吃过,那次吃的也不太爽。半只鸡(被我吃了一个鸡腿)没有填饱Sissi的肚子,她让我把剩下的一包泡面拿出来,但是我翻遍了汽车和行李也没有找到泡面以及其它食物,我们这才意识到,那一大袋食物,包括老奶奶送给Sissi的干鱼,都被我拉在了Tekapo的backpacker厨房里。真是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9: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6日 探访冰川

早上,晴朗的天空让我们睡意全无,吃完Sissi准备的早餐后,我们带上背包、相机、三角架、水、剩余的四块面包,开车出门。Sissi本来想让我去skydive,不过……如果skydive了,蹦极不就很无趣了?最关键的是,我一想到skydive就两腿发软,估计到时候要被人架上飞机。所以还是先去徒步探访冰川吧,等我作好了十分十分充足的思想准备,再上天跳伞吧。

         先去Wanaka湖边再拍些照片。湖边没什么风,水面很平静,两只野鸭还在埋头睡懒觉,直到我们的“偷窥”惊醒它们。湖水很清澈,当Sissi的镜头对准湖水的时候,(据她事后讲)湖底不断传来“come on, come on”的声音,饶是Sissi见多识广功力深厚,也几乎被诱惑进去。旁边沙滩上,一只鸭妈妈领着八只鸭宝宝出门晨练,在沙滩上转了两圈热过身之后,方下水游泳。早上没什么游人,基本是本地人在活动,我们拍那座桥也比较容易,Tekapo的教堂悲剧没有重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多小时后,启程去Rob Roy Glacier Track。沿着湖边的公路往西北—Aspiring(阿斯派灵)山方向开,一出小镇就是满山遍野的牧场—绿油油的草皮,以及见到我们就躲得远远的绵羊。开进大山, Glendhu Bay出现在我们的右手边。小心翼翼穿越马路把车开到湖边,让我们的“魔戒”也露露脸。就是这么两只小戒指,把我们这三百多斤拴在了一起,永世不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隔湖相望,可以看见Aspiring山。(Aspiring山介绍随后补上)。

        又开了一、二十分钟,我们进入一片牧场,柏油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布满石子的土路,车速只能开到60公里以下。道路不宽,勉强可以并行两辆汽车,道路两旁就是各类牧场,包括鹿场。小鹿身材高挑俊逸,没有一块臃肿的地方,让我们很是仰慕不已。但是小鹿们也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看见我们靠近立刻飞奔而去,跑得比羊还快,副产品是让我们见识了优美的跑姿。当年王军霞有“东方神鹿”之称,就是因为跑姿和鹿很像。不过我们观察了半天,实在无法把鹿奔跑的姿势和人联系起来,这可能就是我们无法成为马俊仁的原因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路边时不时出现一群黄牛(看起来像中国的黄牛,姑且这么称呼),在阳光下慢慢的晃悠。和羊咩咩以及小鹿不同,黄牛不怕人、不怕汽车,但是它们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慢吞吞得在马路上挪动,完全不在意三辆汽车都被堵在了路上,“不满”的人群正在用相机收集它们“阻塞”交通的罪证。这里的牛群不用生活在栅栏里面,可以和人类零距离接触。由于正午的原因,十多只牛牛正趴在树荫下面午休,Sissi冲过去,下蹲,举相机,瞄准。我坐在车里,吹着小风,远远得观察牛情。突然,三头大牛从牛群中走了出来,列队面向Sissi。Sissi居然蹲在那里一动不动,仍然保持瞄准的姿势,我小声喊她,她也不理。我不由钦佩Sissi勇气非凡,同时鄙视牛牛以多打少缺乏江湖道义。但为防出现“三英战吕布”的意外,我还是把车头调了个方向,一旦“吕布”战败,我可以马上开过去接应。Sissi终于抬起了头,对视了一下牛牛,Sissi猛然浑身一震,起身狂奔,朝着汽车方向。“刘关张”不废一刀一枪,仅“以眼杀人”就将“吕布”打得落荒而逃。Sissi回到车上后告诉我她前面根本没有看到牛牛出列,哦,Sissi在我心目中刚刚放大的形像立刻缩小一半。

        离(覆盆子溪)停车场还有4公里的地方,马路被一个大水坑所阻断,旁边还停了两辆车。我扔了两块石头进去,看起来有点深,我不敢开过去。怎么办,背着装备徒步4公里到达停车场?背囊都已经取下来,正准备上路之际,来了两辆汽车,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两辆车就冲了过去。我们立刻把背包扔回车上,跳上车也冲了过去。一路上遇到了七个水坑,每个水坑前都立着一个写着“Ford”的提示牌。

        1:30PM,我们到达停车场。停车场有一些基本的设施,包括洗手间、吃饭的亭子和桌椅,没有工作人员,只有一些指示牌。我们稍事休息,吃完最后的四片面包,背上背包、相机、三角架出发。

        沿着一条小路,穿过木桥,爬上一架梯子翻越牧场栅栏,进入私人牧场。道路旁有指示牌告诉游客要沿指定道路行走,不能远离线路。栅栏后面的山坡被草原所覆盖,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但是右侧的山坡及满山的黑森林则淹没在阴影之中,我们在阳光下都能感觉到树林里散发出来的阴气,就像到了索隆的地盘。我被太阳晒得有些不耐烦,索性拖掉外面的毛衣,只穿一件背心,露出日趋臃肿的白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山坡下来,一座吊桥横在面前,把阳光下的草原和阴影下的黑森林连接在了一起。每次看到吊桥我心里都有些发毛,暗暗祈祷不要挂风,不要摇晃,不要有人恶作剧。这次我又问Sissi要不要和我一起过,她把手一摆,“你先过去吧,我还要在桥上拍几张照片。”把两只手松开端着相机?听起来好像比我勇敢,不过没人给你拍,别人也看不到,嘿嘿。这就是摄影师的“悲哀”之处,作品里都是其他人的美丽,自己只能出现在镜子里。不过,身为摄影师的助理也挺“麻烦”的,我在吊桥上正走得心惊胆战,思索着“蹦还是不蹦”这种重大问题的时候,Sissi却叫我停住,转身,往回走两步,摆个Pose。天哪,你以为这是中国的马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不过Sissi在桥上又站又蹲,一点事都没有。看来我不蹦一下,就要被Sissi盖过风头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了吊桥,就进入黑森林。新西兰的气候有点像高原,在阳光下会觉得很热,一旦到了树荫下又很凉,再吹点小风,人就要哆嗦了。黑森林中的道路是沿着山坡开辟出来的,不时要经过架在沟渠上的木桥,木桥表面覆盖着防滑的铁丝网,这个设计在backpacker hostel也见到,基本上所有户外木材设施的表面,都铺了防滑铁丝网。沿途树木上钉有彩色标志,标识道路。黑森林内树木茂盛,青苔散布,但闻鸟鸣,不见鸟踪。索隆如果住这里,那真是会选地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始的道路还算平坦,土路上面铺点碎石子,后面道路上石头就多了起来,树根布满了路面。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小朋友看见前方道路坎坷决定中途折反—唔…这就有点“徒步”的感觉了。走出黑森林,穿过一片枯萎的树林,又进入另外一片森林。道路的一侧紧挨着悬崖,同时向山上延伸。一个多小时的跋涉,身上的三角架越来越重。大量的体力消耗,让我们肚子里的四片面包(一人两片)消化得连渣都不剩。但是,除了这连渣都不剩的四片面包,我们没有准备任何其它食物,有几个苹果,还留在了车上。水也饮用大半,前面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只敢抿一小口,润润嗓子,Sissi和我还你推我让都不肯多喝,如果索隆这时候清唱个《一条大河波浪宽》,就完美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15PM,就在我们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我们遇到第一拨下山的“驴友”—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我们问他们,“还有多久到终点?”
        “45分钟。”一个女孩想了一会,回答道。听起来挺专业。

        3:35PM,第二拨人,一对情侣告诉我们,“还有20分钟。”似乎印证了前面的说法,我们也精神大振,就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前面的山头。

        第三拨人,一家三口的亚裔,“还有半个小时。”啊,怎么越走越远了,我们有些沮丧。

        第四拨人,两个MM,“还有10分钟。”听起来是个好消息。

        第五拨, 一个赤裸上身光着脚丫子的男孩从山上冲下来,低腰裤几乎都要跑掉了。看这架势,应该不会远了。

        3:50PM,第六拨人,一对一起出发的情侣,告诉我们还有20分钟。我们几乎要瘫了,看到我们失望的眼神,女士赶紧解释说他们走得很慢,我们可能只需要15分钟。我们讨论了一下,看起来他们走得确实不快,就接受了这个解释。

        第七拨,一个大胡子哥哥,“还有500米。”哇塞,500米!!在珠峰上500米就能死人的。

        没辙,只能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耳边忽然传来雷鸣一般的声音,难道山上雪崩了?真要是雪崩,我们也不跑了,就待在这作标本吧。还好,我们听到的是旁边冰川滑落的声音。翻过一大片草甸,广阔的冰川就出现在眼前,我扔下背包,扛着三角架和相机直扑冰川前的大岩石—拍照的好地方。我们用最后的一点力气拍完合影,终于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ssi号称“回程飞人”,蹭蹭蹭往山下冲,我由于大意,穿错了袜子,脚磨得难受,脚又大,找个大点的落脚点不太容易,加上爬山的时候负重九十公斤,大小腿早已耗光了能量,没有什么力量再支撑九十公斤的冲力了,只能一步一步往下挪。

        这个时间,山的这一侧已经没有什么太阳光,气温更低,光线也逐渐暗淡下来。按照《魔戒》的说法,索隆的力量正在加强,更多的世界将被黑暗笼罩。这听起来,和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点像。在美国人或者小布什的眼里,索隆就是拉登和基地组织,但在阿拉伯人看来,美国和小布什才是索隆,而在一些国人心里,日本人的身上也有索隆的影子。索隆终其第二生想得到的魔戒(索隆本来已被消灭,但在《魔戒》中又复活过来),就是他想统治世界的欲望,为了满足一己之欲而穷天下之力,这点和美日倒是挺像。抛开政治不谈,魔戒可以是所有人内心的欲望、渴望、梦想。对于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来说,暴利就是他们的“魔戒”,为了攥取暴利,不惜牺牲大众和国家的利益;而对于百姓来说,安居就是他们的“魔戒”,为了获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顶着“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专家”语)的大帽子开展罢买活动。套用李安的话说,就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想完魔戒,我们也走完了黑森林,Sissi为了给自己的英勇举动“立此存照”,站在桥头子拍了一张照片(sissi:看图片里面的影子哦,hawky不能给我拍,我只能“自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30PM,我们回到停车场。还有人躺在太阳下的草丛中休息、观景,我们也很想躺下来,好好得放松一下,不过想到还要在8:00PM以前赶到超市买晚餐,只得放弃这个念头。

        一个小时后,我们回到了Wanaka超市,买了一张生Pizza和一只烤鸡,Sissi觉得烤鸡味道还不错。我们的房间没有烤箱烹制Pizza,只有去backpacker区的公用厨房。穿过后院,赫然看见两只小羊羔咩咩,Sissi就像一只大灰狼一样高兴的手舞足蹈,不用担心只能拍到羊屁股了。

        厨房里只有一个白人在看杂志。我们围着烤箱研究了半天,不知道如何使用,只得求助白人大哥,帮我们调好温度、时间,顺便攀谈起来。白人大哥是澳大利亚人,这么多年来欧美都转过了,却是第一次来新西兰—和我们一样,总觉得国内景点近,什么时候去都行,结果我们去过的国内景点比一些外国人还少,真是惭愧。听起来澳大利亚人也挺郁闷的,水务、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都被外国公司垄断了,价格昂贵,缺乏竞争,政府也有腐败行为等等。不过他们的“郁闷”和我们比起来,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澳大利亚人正在煮米饭—让我们好生羡慕,作为回报,同时作为有着二十余年煮饭经验的专家和推广中华“米饭文化”,我们教了澳大利亚大哥一个小窍门—当饭里的水快干的时候,用小火闷一下。不过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我们忘了记时间,直到“闷”出糊味,才赶忙把火熄了。内疚之中,我们端着Pizza跑回了房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7日 奇幻世界

今天的安排是上午逛Puzzling World(奇幻世界),然后去Queenstown(皇后镇)。吃罢早餐,收拾好东西,把钥匙留在房门上,知会了一下接待处的小姑娘,我们就驱车前往Wanaka小镇附近的Puzzling World。老天又耍起了小脾气,阴着脸,不时吐点“口水”。

         Puzzling World离小镇不远,开车不到十分钟。Puzzling World的室内部分主要由四个区域组成:Hologram Hall(全息影像厅)、Hall Of Following Face(移动脸谱厅)、Ames Room(艾姆斯屋)、Tilted House(倾斜房)。室内部分还有咖啡购物厅,也是售票处,以及古罗马式洗手间。室外部分包括Leaning & Tumbling Tower(倾斜塔)和The Great Maze(大迷宫)。

         进入全息影像厅等四个主要区域需要交费$10/人,工作人员会在游客的手背上盖一个戳,凭这个戳就可以随意进出Puzzling World,而且戳印在一天内都不会消失。入口处没有人验票,换句话说给人以很大的逃票空间。不过钱财事小,失节事大。Puzzling World商店内有很多制作精美的智力玩具,适合2、3岁以上的儿童以及成年人,包括拼图、猜字、魔方等。看到玩具,我们就想到尨尨,商量着出来给尨尨带点礼物回去。【 配图:尨尨的笑脸】
         
         全息影像厅里面陈列了一些全息三维影像,例如指向你的手枪、机器部件、昆虫等,对我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移动脸谱厅里的三面墙上摆满了名人的脸谱,每个人都紧盯着你,当你移动的时候,名人的视线也跟着移动,仍然或笑、或严肃得看着你。众目睽睽,万众瞩目,如果再配上背景掌声,人人都可以在这里YY一把明星的感觉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艾姆斯屋是一个十分 奇妙的地方,通过透视、线条、图形欺骗人的视觉,让小孩变成巨人,把成人变成小矮个,据说《魔戒》里面就使用了这种视觉欺骗技术。在这里不用担心看不到自己的“表演”,房间里面有一个摄像机,会延时播放房间里面发生的一切。等前面的人出来,我们立即冲了进去,Sissi首先抢占“巨人”角落。艾姆斯屋真的是一个有魔法的小屋,当Sissi冲向“巨人”角落的时候,她就逐渐变成了“金刚”,不仅脑袋几乎戳破屋顶,走起路来也一摇一摆,还会双手捶胸,如果套上猩猩皮,绝对是“金刚续集之大闹Wanaka”。外面观看的各国群众也不禁赞叹“movie star”。

         倾斜房则是一个让人头晕目眩的地方。走上一个斜坡之后,人就无法直立行走,屋里的台球会自己往“高处”滚动,水也往“高处”流,人只能“斜”着站立,都不知道该如何迈步了。这一切都超出了我们的物理学知识,按照何先生和方先生的说法,我们遭遇了“伪科学”。最开始的一分钟我们甚至都站不住,靠着墙壁休息了半天才适应过来。面对倾斜的自己,我们举步为艰,从入口走到出口,短短几米的路程,我们花了好几十秒。甚至从倾斜房里面出来之后一段时间,我仍然头晕目眩想呕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出来后,进入户外的大迷宫。迷宫用木板分隔,游客要走到四个角落的四座塔楼再走出来,介绍说顺利的话需要30分钟。我们转了20分钟,只走到1个塔楼,就已经失去了耐心,差点就想学一个白人大哥从木板下面钻过去。但是迷路事小,失节事大。终于趁着无人注意,从紧急出口溜了出去。
出来就是一个院子,在男女洗手间的入口处有个罗马式洗手间。初来上洗手间的人会有些惊诧,怎么上厕所也不遮挡一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uzzling World外面还有号称全球最斜的斜塔,想扮演大力士吗?就过来吧。                 重新回到购物区,研究着给小尨尨买什么礼物,翻来覆去觉得这些玩具在国内网上或者香港都能买到,价钱还便宜,我们不能为买礼物而买礼物,于是空手而出。【 配图:尨尨的哭脸】
(Puzzling World的介绍见http://www.puzzlingworld.co.nz/

         看看还有时间,赶回旅店去拍那两只小羊咩咩。征得旅店MM的同意,我一跃跳进羊圈,虎入羊群,这两只羊咩咩居然也不怕,它们开始还对我们挺好奇,但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们只好变着法子逗它们走到镜头前面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离开旅店,在路口看到一对外国情侣伸着手翘着大拇指示意要搭车,这种情景我们还只在美国电影里面看到。我和Sissi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她知道我旅游的时候喜欢找人聊天,强烈支持我的想法。把车开过去问他们去哪,“Queenstown”,“OK,上车”。

         这对情侣来自法国,他们也是从美国电影里面学的这种搭顺风车的手势,还担心没人懂呢。他们哪里知道,美国文化经过好莱坞、肯德基的强势推销,已经成为了国际文化,至少在大陆的一部分人看来,美国的就是世界的就是标准的,除非美国的收用比中国便宜,那就是“特例”。
         这对情侣大学毕业工作了一年就辞职出来旅游,准备在外面玩一年到一年半。我有些好奇的是,法国大学生失业率那么高,几个月前还因为法国政府的一个就业政策导致大学生的强烈抗议,他们两个就不怕回去找不到工作吗?他们说自己已经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相对好一些,他们对未来也不太担忧。我们为什么就不敢毕业之后出去玩几年?
         因为语言的缘故,我们在新西兰郁闷坏了,新西兰人、澳大利亚人这些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说起英语来,语速快,词汇量大,一句话就包含了三个意思,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才能听明白。法国人的英语就差很多,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进行交谈,而且还有Sissi这个“智能英文大字典”。

         我们同时交流了在新西兰的旅游心得,他们告诉我们,九月下旬的时候,天气很好,直到10月初才开始下雨。看着车窗外的小雨,我们又受到了强烈的刺激—风神雨神就像尨尨一样,粘住我们不放了。西海岸经常下雨,没有先兆的那种。法国人还告诉我们,新西兰有一个BBH的旅店联盟,类似于青年旅馆,价格便宜,有评分。

         我们光顾着聊天,几次都忘了路怎么走,本来想抄一条近路—号称短几十公里,也错过了。在新西兰搭顺风车,搭乘人员一般要分担油费,还要主动和司机聊天(有点陪聊的感觉:P)。不过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不允许我们开口要钱,而且法国情侣后来提供的信息足以超过些许油费。

         Queenstown位于Lake Wakatipu北面,规模和Wanaka差不多,附近有Arrowtown和xx镇,和Queenstown连成一片。
         
         我们在Queenstown镇中心停下,冒着大雨冲进Information Center寻找住宿信息。Queenstown的Information Center比较大,工作人员众多,提供的服务也不少,包括蹦极订票—我的腿又有些发抖。Information Center里面有天气预报,我们也想知道雨神什么时候结束参观回国,但预报显示雨神竟然要在Queenstown待三天,10月10日才走,天杀的,作神也不能无极到这地步。

         法国人在Information Center里面找到一本BBH手册,送给我们。手册上面按照地区划分,列出了全新西兰的BBH旅店信息,包括旅店地图、评分。法国人告诉我们,如果评分超过70分就可以接受,低于70分最好不要去。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们后面行程的住宿。法国情侣和我们在道别分手,我们返回汽车。由于距离太近,开车出停车位的时候和前面的SUV发生了小小的摩擦,SUV毫发无损,我们的SUBARU的前保险杠黑了一块,用粗蜡打磨一下就可以了,而且租车行的大姐也说了,只要保险杠不破不坏,就不向我索赔(保险杠本身就需要喷漆)。

         Sissi在BBH手册上面搜到两家青年旅馆,一家就在我们停车的Main Street上,往前开几十米,Deco Backpackers出现在了三岔路口的左手边。Sissi先下去询问价格,一个大姐接待,介绍了几种房型和价格,同时带着参观了后面的花园、洗手间,Sissi挺满意,尤其是后花园很漂亮。选了一个中等价位的双人间,紧挨着花园,50钮币一天。房间很小,一张双人床,一个简陋的衣柜,一个电热器,如此而已。不过窗外就是花园,也算“看园景”。
         
         房间对面就是公共区,包括客厅、厨房和电视房。洗手间和洗衣间则在花园旁边,离我们稍微远一点。接待处摆放了很多旅游资料,还有一幅巨大的徒步线路地图。
         
         接待处的大姐在香港待过两年,但是受不了香港疯狂的快节奏就回来了。我们推荐她下次去成都,安逸又巴适。
         我问大姐Queenstown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餐馆。
         “有一家不错的餐馆,可以看到很好的风景,有几道菜味道不错。”
         “在哪里?”
         “在xxx。”
         “对不起,在哪里?”
         大姐指了指对面的山头,“就在那里。”
         山顶餐厅啊,“价钱一定很贵吧?”
         “是有点贵,平均一个人xx元。”
         “我们不打算给风景付费(尤其是雨神没走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其它餐馆推荐?”
         “还有一家叫Lone Star,顺着这条街往下走,右手边会有一处台阶,下去就看到了。”
         就是它了。
                  安顿好行李,我们带上小相机出门。沿着Main Street往下走一百米左右,再顺着右手边出现的台阶走下山坡,两侧就是数家餐馆,包括Lone Star。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先去镇上逛逛,晚点再吃晚餐。

         Queenstown镇中心相当于国内的商业区,挨着湖边码头,有很多餐馆以及售卖服装、礼品、化妆品的商店,其中又有相当多华人店铺。服装店里T恤和衬衣已经作为新货上市,价钱不便宜,而冬装则在跳楼甩卖。在这正午才10摄氏度的天气下,服装店的行为无疑是东北活雷锋。看到我被风神痛扁而瑟瑟发抖的身躯,Sissi给我也买了件抓绒服,$35,合人民币才180元左右,比国内还便宜,而且款式不像国内卖的那么臃肿。穿上之后,哼哼,come on,风神,看看谁扁谁。

         有一家规模挺大的商店,东西齐全,装修也很精美。看营业员的长相,开始以为是中国人开的,进去后才发现是一家日本店,营业员全是日本人。部分日本人的长相在向中国人靠拢,不再那么ugly了,如果他们的民族品性也像中华民族一样,才能真正摆脱ugly的本质。还有一个注意事项,这家日本店里卖的东西基本是全镇最贵的,这是我们反复比较得出的结论。

         和风神厮打耗费了我太多的热量,想着可能的美味,我把Sissi拽到Lone Star。一个亚裔侍应生接待了我们,他的混血英文发音虽然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但是每句话都热情四溢,让人心情舒畅。这家店的生意很好,不一会儿功夫就坐满了,有游客,也有本地人,还有全家来就餐的。亚裔侍应生上菜的时候充满了激情,大声念着每道菜,爽朗得和客人开着玩笑,甚至还为一个大叔唱了首歌。我们点了一份Tennessee Lamb(田纳西烤羊羔肉)、一份Blackfoot Fish(烤黑脚鱼),Sissi还点了一杯干白葡萄酒—Five Flax Riesling,因为关于这个酒,餐牌上写着“……‘狮子,女巫和衣柜’……纳尼亚”,Sissi正好刚看完《纳尼亚》系列,点这杯酒可以显示一下她的“学识”。羊羔肉和鱼的味道很好,即使放在以美食著称的成都和菜系纷杂的深圳,也能吸引无数食客。由于膻味,Sissi对羊肉一向很抗拒,但这道烤羊羔肉没有一丝异味,外面焦黄诱人,里面鲜嫩爽口。不仅如此,按照我们的no blood(没有血丝)要求,羊羔肉作成了全熟,以往的经验,全熟的牛羊肉一定会很老,但这次却“老态”全无,Sissi也主动要和我交换着吃。烤鱼则更嫩更细腻……不能写了,口水流了一键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买单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付小费,只记得很多地方是10-15%,因为觉得服务很好,就按照15%付了10元,侍应生特意过来道谢。我们回旅店翻书才知道新西兰侍应生都有工资(很多国家的侍应生没什么工资,基本靠小费),小费可付可不付,虽然有些肉痛,不过还是觉得值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9: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8日 牧羊女,乞丐羊和街娃驴

尽管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雨,但早上起床却是蓝天烈日,估计雨神昨天晚上和风神打麻将还没起床。现在的晴天对我们无疑是小朋友的压岁钱,总能让我们兴奋,驱除任何睡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ssi准备早餐,我们拣了一张正好在阳光下的桌子,一会儿Sissi的背(为了不把脸晒黑,sissi是背对阳光坐的)就被晒得发烫,烫的让人舒心。收拾完餐具,上车启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eer Park Heights离皇后镇不远,它们两就隔着Queenstown Bay和Frankton Arm。我们沿着6A公路和Kawarau路,穿过Frankton镇,跨过Kawarau河。河上有一座单车道的桥,桥两端有红绿灯控制交通。开始我还以为红绿灯定时切换,后来发现这处交通灯是智能控制的,当车辆压过桥两端的金属线时,控制器就知道有车开过,然后根据当时的情况改变或保持目前的信号灯。这种方式十分适合这种车流量不是很大的情况。
        穿过大桥后不太久,路边就有指示牌提示转弯进入去Kelvin Heights和Deer Park Heights的岔道。这条路盘山而上,路口有一个无人值班的栏杆闸机和自动收款机,必须在自动收款机处交纳门票后才能进去。门票是20元一辆车,记住是“一辆车”,不论你车里有多少人,这是我们在新西兰见到的所有收费项目中最划算的。我们从左侧道路进入,往自动收款机里塞入一张20元的纸币,栏杆自动升起,我们就进入了Deer Park。右侧道没有栏杆阻拦,可能是出口。难道公园的管理者信任游客的自觉性而留下一个管理漏洞?如果你想尝试一下的话,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在右侧道口的地上安装了一个反逆行装置—指向外面的钢爪,所以车辆可以安全的开出来,但是如果想开车进去的话,就需要多备几个轮胎了。不过对于骑自行车和徒步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威胁。
        沿着盘山公路往上开,很快就看到一个指示牌—前方有xxx。我们在Wanaka去Rob Roy的路上多次见到过这类指示牌,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里看到之后才恍然大悟,指示牌说的是地上铺的钢筋装置。这个装置一般装在道路中间,由多根钢筋组成,装置下面悬空,牛羊鹿等蹄类动物无法在上面立足,跑不出去,而人类则可以通过。
        前面出现一道铁丝网,几个游客正隔着铁丝网和两匹小马驹拍照。铁丝网里面还有几只黑猪,鸭,公鸡。远望山坡,看不到其他动物,山上的景色也一般,没有什么树树花花,难道Deer Park和国内某些地方一样,随便塞了几样动物就开动物园了?
        小马驹一身白毛,放在“三国演义”里,绝对是有名有姓的宝马良驹。两只黑猪就长得太丑了,不仅黑成一团,而且连眼睛都看不见。Sissi想和小马驹合个影,但是它们摆个架子不过来,这可怎么办?一个游人拿着个马口铁皮桶叮叮当当走过来,从桶里抓了一把饲料洒在地上,小马驹立刻欢快得走到他面前。原来给吃的就有得谈,那个游客从哪里带来的饲料?Sissi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大桶,我走过去一瞧“投币一元”,旁边筐里放着一堆马口铁皮桶。我捡了一个,放在大桶里饲料出口的下面,投了一块钱硬币进去,哗啦啦出来一堆一粒粒的饲料。
        这下子小马驹听话多了,要它抬头,Sissi就把手里的饲料抬高一些,要它转身,就把饲料洒到另一个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经济利益就是比行政命令好使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逗完小马驹,饲料还剩一大半,是带走还是全部留给小马驹?“都拿走吧”领导发话。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处,有备无患嘛。山坡被铁丝网分割成几块,只有公路把他们连在一起,不过公路上有多个钢筋装置,阻止动物串门。
        顺着山路往上开两百米,小坡上有一群高大的白色、黑色、棕色的长脖子羊(驼羊)。看来我们在Christchurch去Tekapo的路上没有看花眼,真的有长脖子羊。它们不惧怕生人,但也不愿意站着和我们合影。有一个游客拿着饲料桶冲着长脖子羊们叮叮咣咣挥舞,喊他们过来,但长脖子羊们丝毫不予理会,当他是空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它们不懂英语。”我对那个游客开玩笑。
        “嗯!有可能!也许我应该试一下法语。你们从哪里来?”
        “中国。”
        “哦!中国。你可以对它们试一下中文。”
        “哈哈”
        经济利益无法打动长脖子羊,Sissi就改变策略,直接深入“羊”民群众,与他们做深入的交谈。刚开始,长脖子羊还有些顾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家伙是眼馋我们的皮毛还是羊肉。”Sissi自西向东走向他们,他们也自西向东走,不过是走在Sissi前面。唉,羊脾气都是这样,喜欢把屁股对着客人。Sissi只好跟在羊群后面,知道的明白Sissi跟着羊走,不知道的还以为一个牧羊女在放羊呢。Sissi也没所谓,能在阳光下碧湖边和这些乖巧的长脖子羊走在一起,也是一种幸福。如是走了两圈,长脖子羊们对Sissi不再小心提防,有几只愿意靠近Sissi作个眼神的交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继续往上开,一只麋鹿从路边靠了过来,并把头伸进车内寻找着食物。当它从Sissi的掌心舔走几颗饲料后,更加对我们恋恋不舍,乌黑的大眼睛看着我们,但是离我们更近的鹿脸让我们不得不赶紧离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一个丁字路口处,一群山羊正围着几个小朋友抢饲料吃,一群鹿则在远处的山坡上观望--鹿还是清高一些,路边一块岩石上趴着一只弯角山羊。
        山羊看到我手里的饲料桶,立刻蜂拥而上把我围在当中,如果它们再说两句英文,我就以为又回到Santorini的码头了。不过爱琴海的那些大叔大婶们只是拉客,动动口而已,这群羊,好家伙,围着我不停的身体接触,揩我的油!两只羊干脆站了起来,两只前腿搭在我身上,脑袋径直钻进饲料桶,这不和大街上的一些儿童乞丐差不多嘛,难道他们也被坏羊给控制了?好不容易我才突围而出… …路边铁丝网的另一边,一只羊爷爷带着小孙子趴在草地上,淡然的看着发生的一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继续往山上开,路边有些牌子写着“LOR3”、“LOR4”,表示箭头方向有拍摄过《魔戒》的场景。Deer Park Heights除了动物外,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里有多处《魔戒》外景拍摄地。我们看了一个,放在以前算是漂亮,但在我们已经看过数日新西兰风光之后,这种场景已经平淡无奇了,“魔戒”中的宏大场景在新西兰比比皆是,不夸张的说,《魔戒》的拍摄外景在新西兰不是最好最漂亮的。
        接近山顶处有一座大房子,上面画着朝鲜国旗和一个朝鲜领导人的半身像。难道是在新西兰的朝鲜裔人盖的房子?房子破破旧旧好像很久没有人住了。开近看到一个介绍牌:这座房子是1986年迪斯尼拍电影《The Rescue》(营救)时搭建的朝鲜监狱场景。电影不是很有名,而且这座“监狱”和周遭的景色如此格格不入,和《无极》的“海棠秋舍”有一比,本地人为何还长期保留这个外景设施?想不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过了“朝鲜监狱”就是Deer Park Heights的山顶,半个足球场大的平地。一辆旅游大巴停在那里,几个游客手里拿着《“魔戒”外景指南》,寻找拍摄场景,然后留影纪念。天空渐渐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黄沙飞舞,不好,风神雨神出门了,我们也赶紧下山。
        一群鹿徘徊在路两侧的高坡上,有几只被游客的饲料引诱了过去。我们心目中清高的鹿大哥居然也无法脱俗,为一斗米而折腰。叹息中,我们也冲下车,不停的用饲料“勾引”鹿大哥们。鹿大哥相对而言还是比乞丐羊和街娃驴矜持一些,和我们保持非身体接触的距离,除了一只仗着鹿高马大硬要把头伸进饲料桶里。两只鹿的角长得很长很雄伟,有点老大风范,始终不为我们的饲料所诱,只在外围转来转去,偶尔吃点洒落在地上的食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路旁的几只牛看着很眼熟――那不是《大话西游》里的牛魔王嘛!我本以为牛魔王的原型是导演想像出来的,因为长得和国内的黄牛、水牛完全不一样,现在才知道,原来牛魔王是外籍人士。那一身的长毛,不知道会不会使“虱子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几只驴站在路边,把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占了近一半。我们小心翼翼地开近它们,它们也不怕汽车这个大家伙,不仅挡在车前,还把脸探进车窗,想看看有没有吃的。奈何我们最后的一点饲料都被虚伪的鹿大哥吃光了,如果身上有虱子,我们也愿意贡献出来。

        街(四川话念gai)娃驴可不管这么多,把整个脑袋都伸进来,“笑眯眯”的问:“真的没有吃的了?”
        Sissi摊开双手,“no food,真的没吃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街娃驴左看右看,还不肯离开,我们只好缓慢得关上车窗,用极不“驴”道的方式逼它们走。街娃驴依旧不死心,硬的不行,又来软的,用嘴巴、舌头“帮”我们清洁车门。这种情况在深圳的交通路口经常发生,等绿灯时,一人手拿一块胀兮兮的摸布擦两下车窗然后就伸手要钱,所以此等无赖伎俩对我们更本不能奏效。一待前面的街娃驴放松警惕,我们赶紧夺路而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到Queenstown,在街上闲逛,同时商量晚餐怎么吃。之前觉得自己做饭太麻烦,还要带着大米、菜油之类的到处跑,现在要在Queenstown住至少3天,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从超市买的熟食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对美食的需要。于是,决定自今日起,自己作早、晚餐。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里买热狗的时候,遇到一个国内过去的营业员,指引我们去本地的Four Square超市。
        超市离镇中心很近,但周围有单行道,没有显著标志,我们也不清楚,走过之后看地图才知道违章了。超市的免费停车场车位很少,旁边虽然有空位但是收费,大家自然不愿去。好在超市购物速度比较快,一会儿就有车位空出来。
        这里的超市规模不大,蔬菜种类也比较少,而且很贵,相对便宜的是土豆、玉米、番茄、洋葱这些外国人最常吃的蔬菜。想买一瓶辣椒酱,但让人受不了的是所有的酱都用番茄打底,也就是说,即使号称“辣椒酱”,其主要成分也是番茄酱。我们只好挑了个hot级的(最辣的),后来吃着还不错。另外买了一袋大米、一袋玉米、一桶橄榄油、一盒鸡蛋、一包鸡腿,还有早餐吃的火腿、面包,一共不到$25。
        旅店厨房设施齐全,而且提供一些免费的调味品(我们只认得食盐)。租客的食物都放在塑料袋或者食品包中,写上了名字、房号、入住时间,然后存放在冷藏柜或储物间内。
        晚餐由我们家的前任首席厨师、曾经活生生摧肥Hawky 的――Sissi主理,煮米饭、烤鸡腿、炒玉米、煎鸡蛋。再倒点辣椒酱,味道直逼Lone Sta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9: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9日 纵身一跃

早晨起床,蓝天白云,雨神和风神昨晚一定又打了一宿麻将。接待处的大姐已经换成了一个十分滑稽的小伙子,大姐只在周末上班。我们吃过早餐后开车去Arrow Tow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Queenstown去Arrow Town有两条路,一条沿着湖边,另外一条从山间穿过去。我们随便选了后者,沿途经过雪山、牧场,景色和前几日经过的地方无太大差异。这么多天下来,我们对牧场、草原、雪山都有些审美疲劳了。

        Arrow Town曾在一百多年前的淘金热时期繁荣一时,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城镇景观。不过见到Arrow Town之后,我们有些失望,因为看起来就是一个漂亮但普通的小镇,和我们沿途见到的其它新西兰小镇没有什么区别,完全没有必要专门跑来一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镇内有条小河,《魔戒》曾在这里拍过一些镜头,当年人们也是在这里淘金,但是现代人怎么过一下淘金瘾呢?
        这时,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小孩拿着黑色的淘金铲和淘金盆走了下来。
        “请问你们这些装备是自己带的还是买的?”我们迎上去问。
        “就在博物馆买的。”那位母亲指着后方。
        “哦,我们正在犯愁如何淘金呢,谢谢。”
        “不客气。”母亲回头笑着对小朋友们说,“我们快走,有人要和我们抢金子啦。”然后小步跑开了。

        这个母亲的幽默终于让我们感受到一点当年的气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走进一家纪念品商店,没有什么看的,总得买些东西吧,不能白跑这一趟。接待我们的收银员婉拒了我们的打折要求,“我们的价格都很实在。”但是收款的时候,却要同事教她如何使用收款机,原来她是第一天上班。根据价钱和代表意义,我们买了一个毛利人的TIKI木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到Queenstown,我决定和蹦极作个了断,这个包袱不能背太久了,既有损我的形象也危害我的心理健康。先到镇中心蹦极中心买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Queenstown有三处地方可以跳蹦极:The Kawarau Bridge Bungy(卡瓦劳大桥蹦极),43米;The Nevis Highwire Bungy (尼维斯缆车蹦极),134米――天哪,不要活了;The Ledge Urban Bungy(市内悬崖蹦极),47米,在Bob’s Hill(鲍勃山)上。134米的Nevis被我首先枪毙,对于我这种只是想小小的挑战一下自己的人来说,2米最合适,而且Sissi也“担心”我蹦完之后被吓成傻子。Kawarau Bridge也不合适,虽然不少人就是冲着河水去的,觉得风景好,但是不在市区,距离太远了(公开理由),而且朝着河水跳下去,人不吓傻,裤子也会被吓湿(真实理由),我能让自己跳下去而不抱住别人的大腿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有闲功夫看风景。最后只剩下The Ledge Urban Bungy,$150一张票,包含上山的缆车票。买好1小时后的票,Sissi告诉我,退票必须提前三小时,所以我们退不了票了――这不是把我往死里逼嘛!

        开车去Gondola缆车站,给Sissi再买一张缆车票,上缆车。一个MM工作人员举个傻瓜数码相机要给我们拍照,哦,一定是收费服务,被我们坚决拒绝,MM很失望,再次请求,再次拒绝,再而三之后她才放弃。

        缆车咣咣当当离开地面,看着屁股底下逐渐远去的树林,我觉得坐这个缆车都是一个错误。缆车经过蹦极平台,看着好像没有那么高,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从缆车站下来,穿过餐厅、下楼梯,走进悬崖边的蹦极接待处,里面已经坐着几个年轻人,包括一对情侣。填写个人资料,称体重,然后一旁就座等待。过了可能有十分钟,漫长的十分钟,大家起身往蹦极平台走。连接蹦极平台的道路是架在悬崖上的栈道,蹦极平台就是一个小屋,里面放着让人沸腾的摇滚,感觉放松了一些。一起蹦极的有四个人,四位男士,家属和围观群众则留在了接待处前的观景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教练首先问,“谁第一个跳?”
        停顿了一秒钟,无人应答,我心想,“原来大家都怕啊。”
        一人在摇滚的静寂中突然举手,“我!”
        此人在我的心目中立刻高大起来,只见他身高八尺,一头卷发,上身穿格子麻布斗篷,斜挎一个帆布包,下身穿着牛仔裤,脚蹬运动鞋(绝对不是“逃命牌”),活脱脱一个《魔戒》里的中土人士。
        教练可能不想多浪费几秒时间,指着我说,“你第二个,怎么样?”
        “OK。”反正都要跳,就要看起来勇敢点。
        随后是第三个、第四个。教练拿了两套绳索给我和中土人,让我们自己套在胯上,教练再帮我们拉紧锁扣,然后让我们俩坐在一排高位沙发上,教我们如何使用上升绳(拉我们上去)。他说得很快,我只有看他手上的动作才能明白。
        教练首先安排中土人士蹦极,“你怎么样?”
        “我想来点特别的,我刚刚做过Skydive(高空跳伞)。”
        “哦,那很好啊。你要不作个前滚翻,这个样子。”教练弯腰抱膝示意。
        “好!”
        中土人奔跑着冲出平台,一个前滚翻,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几秒钟后,绳索的震动告诉我们,他到底了。教练和另一个工作人员放下细绳,把中土人拉了上来,房间里立刻掌声四起,大家纷纷上前祝贺。
        然后该我了。
        “以前蹦过极吗?”教练问。
        “没有,这是第一次。”
        “那就来个飞鸟式。”
        “飞鸟式?”
        “对,把双手伸开,这样,像鸟一样飞。”原来就是蹦极常见的姿势。
        “好。”
        教练走到平台边上,示意我也走过去。我走到边上,教练嫌不够,示意我再往边上靠靠,天哪,下面可是悬崖啊。我只好双脚前后站立,一只脚靠近边缘,另一只脚放在后面留作后路。见到有人出来,观景台处立刻呼声雷动,闪光灯闪烁。教练却让我朝左上角挥手,一道强光闪过,原来那里安了一台照相机。
        “那个穿红衣服的是你女朋友?”
        “我夫人。”
        “好,也朝她挥挥手。”又是几道闪光。
        然后我走到屋子的另一头,“预备,跑!”
        在澎湃的摇滚乐中,我拖着比大拇指还粗的绳子起跑,踩着登山鞋加速,眼前突然出现悬崖下的树林,“天啊,我难道真的要傻乎乎的跳下去吗?”电光闪烁间,我计算了当前的速度、登山鞋的阻尼系数、反向(刹车)加速度,结论是――刹不住了,而且还有150元的蹦极票绝对不能浪费!我把牙一咬,心一横,脚一使劲,噌得跳了出去。
        我在空中飞翔,准确的说是没有了灵魂的躯壳在空中飞翔,脑中一片空白,只看到底下的树冠直面冲过来,世界一片宁静――除了耳边呼呼的风声,内心充满了恐惧,眼睛不由闭上。突然,身体一震,下落停止了,魂魄也归位了,人180度翻了过来,脸朝上飞起来,我不由自主得去拉绳子。虽然我知道这是懦弱的表现,努力阻止自己,但仍然在飘荡最厉害的时候不时抓一下绳子。抓住了绳子,心神就安定一些,敢张望远处的Wakatipu湖以及观景台的群众――里面还有我的一个fans呢。细绳放了下来,我抓住扣在锁扣上,用力拉了两下作为示意,终于可以脱离魂飞之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踏上蹦极台,我就变得异常兴奋,顶着漫天的碎雪走回观景台。一对大爷大妈正在和Sissi聊天。
        “Congratulation(祝贺你)!”大爷和大妈主动和我握手,另外也有人和我打招呼。

        Sissi后来告诉我,当她看见我站在蹦极台边缘的时候,十分紧张。大妈得知我是Sissi的丈夫后,说了句“Crazy(疯狂)”,她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往下面跳――和我前面的想法差不多,然后和大爷一起安慰Sissi不用担心。

        我和Sissi相拥着看后面两个人跳,为他们叫好鼓劲。这时,其中一个人的女朋友走了过去,也要蹦极,真勇敢。但是,慢着,她怎么进了旁边另外一个小屋,难道她想跳一个矮一点的?女孩子终归胆小一些。从蹦极台那边拉过去一根细绳,紧接着是两根粗的蹦极绳,MM扣好,然后挂在一根钢索上,慢慢滑出小屋,蹦极绳水平伸展,看架势就像一个大弹弓――蹦极平台是弹弓支架,蹦极绳是橡皮筋,MM就是要被弹射出去的石子。教练示意MM用手敲上面的一个锁扣,锁扣突然松开,MM一声长长的尖叫,落了下去,就像荡秋千一样飞向Wakatipu湖。我们也是一声惊呼,这种玩法比蹦极还惊险,我跳过一次之后,已经不怕再跳一次蹦极,但是这种“高空荡秋千”(Sky Swing)的玩法还是让我双腿发软――曲线加速运动比直线加速运动更恐怖。
        中土人士也走了出来,和他攀谈了几句,顺便问了一下skydive的信息――这刚刚成为了我的下一个目标。据他介绍,Queenstown、Wanaka、Fox Glacier都有skydive,但是Wanaka和Fox Glacier的风景最好,因为飞机会飞到Mount Cook上方让你跳。
        我们回到蹦极接待处,观看录像和照片。他们的增值服务作的不错,录像也是多镜头切换,有屋内的,也有蹦极平台边缘,还有远处长焦。但是,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我不是像鸟儿一样飞出去的,而是像大象一样直咚咚跳下去的,上身没有怎么向前倾斜,这真是太丑了,Sissi也说我的姿势是四个人里面第四好看的。后来反思,我习惯了像跳远一样跳跃,对于上身完全前倾的跳跃根本没有概念。犹豫再三,我只买下了照片,没有买DVD。照片还可以向人炫耀一下,DVD一放我那胆怯的样子就全露馅了,下次再来跳个漂亮的再买DVD。拿了纪念T恤衫,外面已是漫天大雪,我们略作停留乘缆车下山,在缆车出口的架子上拿了打印的照片,回backpacker。
       ( 蹦极信息http://www.ajhackett.co.n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厨房里,有一对德国小情侣在作什么食品,MM在锅里面和面,小男孩站在旁边看。我们十分好奇,见惯了中国人包饺子、擀面条,还不知道外国人和面可以作什么。这对德国情侣刚刚高中毕业,趁着空闲时间出来旅游。德国小MM很腼腆,解释说她要作批萨饼,一会儿还要让面粉自己发酵,然后加馅烘烤,估计还有三个小时才能作好,她邀请我们届时来品尝一下。

        我们重新出发,去镇中心买礼品,计划的购物清单包括:羊毛皮,绵羊油,含蜂蜜的护肤品。闲逛到一家山东人开的商店后置办了所有的物品。羊毛皮有“成年”绵羊皮与羊羔皮之分,两者手感差异比较大,羊羔皮摸着十分细腻顺滑,和我们家尨尨的头发一样。羊羔皮里面有些品牌还分金、银、铜级认证,价钱差异明显。新西兰购物没有退税之说,不能在出境的时候办理退税,但是如果购买之后委托商家直接邮寄的话,可以免除GST税,不过邮寄费用很贵,对于体积大、价值低的物品,这种免税方式反而不划算。

        和开店的三个山东同胞闲聊了一会儿。他们是亲戚,到新西兰有些年头了,觉得在新西兰作生意比较辛苦,很难大富,因为所得税率比较高,但是心不累,不用担心政府的各类“关系”和“关照”,生意环境很清明。他们是在新西兰驻北京大使馆办理的签证,对那里工作人员的态度极为不满,所以当听到我们完全通过邮寄的方式就办理了签证感到不可思议。在Queenstown有很多亚洲人开店,以中国人和日本人为多。

        我们又去Four Square超市买了些食物,回Deco Backpacker准备晚餐。那对德国情侣的批萨饼还在烤箱里,德国小MM歉意得对我们说,还要再等一会儿。当我们的饭菜差不多作好的时候,我们终于尝到了德国小MM的手艺,还不错,比我们在商场里买的强很多。

        吃完晚餐、收拾好锅碗瓢盆,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从客厅的架子上取出旅店准备的一盒积木,教Sissi玩。玩法很简单,把积木垒起来之后,每人轮流抽走一块积木,但不能让积木倒塌,最后一个抽走积木导致倒塌的为输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和它相似的游戏,例如股市。

        积木上面有不少游客的“名言”和签名,我们一个个翻看着,基本是外语(相对于我们而言),难道我们是第一对来来这里的中国人?一块积木突然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上面写着中文――“大日本帝国万歲”,翻过去,用英文写着“如果你见到日本人,就对他们念下面这句话”,“这句话”明显指的是前面那句中文。我们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居然“遇到”了汉奸,好笑的是外国人怎么看得懂中文。来而不往非君子,也是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历史,我加了句话“Japanese are war criminal” (日本人是战犯)。我对大部分日本人没有什么恶感,不过国际上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历史以及日本政府目前的无赖行径并无什么认识,我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如果他们愿意听,我都尽量解释中日交恶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以及中国人的感受。我就是希望国外有更多的人知道真相,只有世界人民都了解和支持我们,并推动日本人民正确反思,日本右翼政客才会真正收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0日 Glenchory乱逛

刚起床的时候还是满天乌云,雨神不是计划今天离开吗?我们有些心灰意冷,不料刚吃完早餐就露出了一部分蓝天,这还差不多,作神也要有个神样。

        我们收拾好相机、面包、水准备出门,惊讶得看见德国小情侣在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他们昨天才来怎么今天就走了?德国小MM解释说他们不喜欢皇后镇,准备去Fiordland。这句话说到我们的心坎里了。很多人都说Queenstown风景优美,不过在我们看来风景不如Pukaki、Wanaka甚至Tekapo,城镇上的商业气氛和现代气氛也浓了些。德国MM的一句话,让我们知道皇帝确实没有穿新衣服。看着可爱的德国MM,同时也是对昨天批萨的回报,Sissi送了一个小礼物给她。

        我们今天去Glenchory,因为在当地的旅游杂志以及旅行社广告上,可以看到很多关于Glenchory的消息,包括Dart River、Paradise等线路。我们原计划在Queenstown住好几天,因为旅游书和一些介绍对Queenstown赞誉很高,但具体作什么,我们并没有想好,旅游书籍上的介绍也多是蹦极、高速汽艇、跳伞等刺激性游戏。来到Queenstown之后,我们直接在当地的旅游咨询里面寻找信息,Deer Park Heights就是这么给“挖掘”出来的。
出城沿着Wakatipu湖边盘山公路往西边走,天空虽然白云很密,但湖水有雪山的映衬依然十分漂亮,只要路边有停车的空间,我们都会停下来拍几张照片。一个使用尼康D70数码单反的大叔紧跟在我们后面,我们停车他也停,绝不拉下一处可能的取景地点。两辆车你追我赶,驱走了自驾中的一些寂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离开湖边公路,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始终隔着牧场。在Glenchory镇有几个岔路,分别指向不同的路线,我们也分不清该去哪里,Visitor Center里也没有免费地图作说明。随便选了一条路,开到哪算哪吧。路上又出现了一个岔路,又随便选了一个。在路边看到一大丛森林,静谧而茂密,正是我们所喜欢的原始、自然类型。一处牧场里停放着铲土机、拖拉机等机械设施,好像变形金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午一点多,Sissi发起了低烧,身体不舒服,我们于是调头往回开。纵观这一路,有雪山、有湖水,有森林、有牧场,是一条不错的自驾路线,只是我们之前开过的地方已经涵盖了这些景色,所以对我们缺乏震撼。

        回到Queenstown的旅店,Sissi吃了点热面之后感觉好了一些。看着难得的晴天,我们不想浪费这宝贵的时间,决定再上一次Bob山,看看Wakatipu湖,Queenstown的标志性照片就是在Bob山上拍的Wakatipu湖。站在餐厅外面的观景走廊上,晴天下的湖水果然漂亮很多,只可惜云太密,湖水不够蓝。更要命的是,雨神虽走,风神还在,在走廊上站了一会儿,脸和手几乎被吹烂,难怪不少人夸张得穿着风衣、羽绒服、棉手套跑上来。我经受不住暴风式打击,先躲进屋子,Sissi为了拍照还在外面坚持了半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山上还有KIWI HAKA表演。KIWI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鸟,行动迟缓不会飞翔,在外来物种的冲击下,已经濒临灭绝。但是新西兰人十分喜爱它,把自己也叫做KIWI,所以KIWI就是新西兰本地人的称呼,包括毛利人和早期白人移民。HAKA则是毛利人的一种传统舞蹈,身材魁梧的男人赤裸上身,瞪眼吐舌,用手掌用力击打自己的身体发出声响,以此表现自己部落的勇猛恐吓对手。女人则使用一些道具,和男人一道载歌载舞。在中途,演员们更会邀请观众上台一起表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傍晚,我们对Lone Star的美食意犹未尽,又去那里点了一份Laramie Lamb Shanks(蒸羊羔腿)和Baked Redneck Ribs(烤走地猪肋排)。蒸羊羔腿依然很嫩,只是有一点膻味,看来新西兰的羊羔肉也不是完全没有膻味,只不过烧烤可以把味道给压住。猪肋排有些类似于糖醋排骨,味道很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9: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1日 萤火虫星空

今天就要离开Queenstown。收拾好东西退了房之后,我们开车去湖边转了一下,看看有没有错过的风景。风依然很大,路边碎石堆中几束小花随风摇摆,风高花低,风低花高,毫不在意周遭环境,自顾自得晒着太阳。一辆校巴开过,小学生冲着手持相机的Sissi招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顺着Wakatipu湖边的六号公路往Te Anau(蒂阿诺)方向开,晴空映照下的湖水就像Santorini的海水一样蓝,尤其是从Wakatipu湖的尽头往回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e Anau是Fiordland国家公园的中心地,但它本身没有什么风景可看,除了一个萤火虫洞(Glowing Worm Cave)。新西兰最出名的萤火虫洞在北岛陶波湖附近,不在我们的行程之内,Te Anau这个虽然不太出名,但能弥补我们的缺憾,所以被列入了今天的计划当中。Te Anau周边有不少好地方,Milford Sound(米尔福德峡湾)、Doubtful Sound(多特福峡湾)、以及众多的徒步路线,很多游客以Te Anau作为基地或中转站,去四周游玩、徒步。

         我们到达的时候天又阴了下来,新西兰第二大湖――Te Anau湖浊浪翻滚,没有什么惊艳之处。Sissi翻了翻BBH手册边附近有一家Lake Front Backpacker,不过分数不到70,按照法国人的讲法,服务不太好。不过我们懒得继续找了,而且也不清楚这么几分会有多大差距。

         接待处里坐着三个人,一个大姐面无表情得接待了我们,回答我们的问题也是简短而生硬。我们心里有些不痛快,不过还是交了两天的住宿费$110,按照计划,我们要在这里待2-3晚。房间在后院,是一个套间,两间房间共用一个洗手间和客厅。但是房间有些奇怪,是个上下铺的三人间,上层单人床,下层双人床。房间里面贴着语气强硬的告示,警告租客要在九点前退房。我们有点后悔,不应该一下子交两天的住宿费,否则明天可以换一家服务好点的。BBH手册的建议是:不要预定房间,只交一天的住宿费,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计划是否会更改。

         去Visitor Center查找旅游信息,我们原计划走一天Milford Sound Track(走完全程要4-6天),然后去Milford Sound乘船巡游。但是Visitor Center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一天的Milford Sound Track要到11月份才开放,轮渡公司现在只把走全程的人送过湖,不会在那里等待返程的人。我们只好取消徒步计划,买了Real Journeys旅行公司的套票:今晚的萤火虫洞门票(包括渡轮费用)和明天早上10:30的Milford Sound Nature Cruises游览船票。

         去萤火虫洞参观要在Real Journeys旅行公司的Visitor Center乘船渡湖,距离开船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我们先去超市买晚餐。Four Square超市里只剩下最后一只蜜汁烧烤酱鸡腿,完全不够我们吃,收银员MM在确认没有库存之后,建议我们去另外一家Super Value超市看看。我们还以为是他们的分店,她却告诉我们那是另外一家公司的。真是好人!

         买完食物,赶回Real Journeys的Visitor Center,工作人员告诉我,我身上的衣服可能不够厚,洞穴里面比较凉,我又赶回backpacker加了件衣服,再回到Real Journeys正好开始登船。

         渡轮不大,只有一间客舱,不过对于四十来个游客而言还算宽敞。工作人员好像只有两个:坐在驾驶舱里的船长,和一个不到20岁的女服务员。小MM看起来做事挺麻利,注意事项的宣讲、解缆绳都是她一个人完成。我们前面坐着一对华人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小孩,不过他们相互之间只讲英文,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是第二、三代移民,还是想把“苦难”连同语言一起忘掉。小朋友们在船上很兴奋,一会儿爬到船顶平台,一会儿爬进驾驶舱,等到尨尨会走路了,估计比他们还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轮渡停靠在湖对岸码头――一条长长的栈桥旁边,萤火虫洞之旅就从栈桥另一头的接待处开始。接待处很宽敞,有洗手间、展览厅、免费咖啡。我们按照10人一组分成4组,每组2个导游,依次进洞。我们排在第2组。洞窟的入口有些窄,欺负我高大的身躯和水桶般的腰肢。道路逆暗河而上,初进去时还有灯火通明,再往里面走,灯越来越少,刚能照到一点脚,导游也拿个小电筒偶尔照一下转弯处。

         Te Anau来自于毛利语,意思是“像雨滴一样飞溅的洞窟”,指的就是这个萤火虫洞。这里的萤火虫和我们小时候见过的不一样。我们在家乡见到的都是会飞的萤火虫,新西兰的萤火虫则是在幼虫时期发光,幼虫不会飞,但会吐丝结网,捕捉被亮光吸引过来的昆虫,会飞的成虫的寿命只有2~3天,不仅不会发光,而且没有嘴巴。新西兰萤火虫怕光怕异常声音,闪光和异常声响会让萤火虫熄灭亮光,所以游客必须保持安静,严禁相机和闪光装置,当然也不能触摸。

         洞窟深处的照明灯光越来越暗,大家就着导游微弱的手电小心前进,感觉要去偷魔戒一样。走到一处狭小的平台,再往前就是暗河,边上停着两艘小船。导游清理了船底的水,抹干座位,才让我们上船。我们背靠背坐成两排,两个导游站在船头和船尾,拉着岩石壁上的绳索来拖动小船。

         小船载着我们朝洞的深处滑去,最后一丝灯光消失在了身后,四周一片静谧,一片黑暗,看不到四周的任何边界,就好像我们已经滑出地球,飞入太空。但我们没有任何对于未知的恐惧和无奈,只是一分期待。Sissi忽然拉了一下我的袖子,原来上方有一个方形的星座,数十颗星星闪着微弱的蓝白色星光,星星周围还有光晕,让眼睛无法聚焦。我伸出手,试图接近星星,但看着很近的星星却怎么也够不着,星座渐行渐近,又渐行渐远。转过一个弯,前方出现一大片星云,看着有些眼熟,在银河外面看银河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下方也出现一片星云(水中倒影),后面还有一片。时间随船一起停了下来,我们微微晃动着,漂浮在群星之间。我拉着Sissi,我们不停得转动着脑袋,贪婪得看着前面、后面、上面、下面,真希望自己的眼睛是台高速摄像机,把它们通通记录下来。漆黑的宇宙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世俗,唯一存在的星辰让我们的心飞向了宇宙深处。那些花几千万美金上太空一游的富豪,心情恐怕也是如此。船慢慢往回滑动,星空就像时间一样从眼前慢慢消逝,让我们依依不舍。

         远处的灯光把我们拉回了地球-新西兰-Te Anau。船靠岸,第三组已经等在了平台上。我们原路返回接待处,等待后面的两个组。人齐了之后,渡船也和下一拨游客抵达了。栈桥上,一个总抱着猴子公仔的小男孩吸引了我们――圆嘟嘟的小脸好像我们家的尨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到Lakefront Backpacker,准备享用我们丰富的晚餐。我们下午买了十个鸡腿和十多块鸡翅――Sissi十分垂涎于她的烤鸡翅和烤鸡腿,两个都想吃,只好两样全买了。不过我们从来不担心会浪费,因为凡是Sissi作的饭菜,Hawky从来没有剩下过一根菜叶、一粒米饭。Sissi作的烤鸡腿和烤鸡翅确实好吃,有梨花诗为证:
         毫无疑问
         Sissi作的鸡翅
         是全世界
         最好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5-14 07:42 , Processed in 0.02445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